涪陵:提升中小学生科技素养
本报讯 “中小学科技教育承载着科技创新的未来。”
“要把提升学生科技素养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各类科技竞赛项目繁多,要加以规范。”
……
为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提升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近日,涪陵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召开调研座谈会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4月以来,涪陵区政协教科文卫史委组织区教委、区科协、区科委等部门以及部分委员,对该区科普教育资源及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研,随后,建议建立健全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机制,推动社会科普资源融入中小学科技教育。
调研中,委员们了解到,虽然涪陵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社会科技教育意识不强、部门作用发挥不充分、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少、专职专业人员不足等突出问题。
“部分家长和学生追求的主要目标就是考高分上好学校,围绕考什么学什么,不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技教育上。”该区政协委员、渝东南农科院副院长王彬指出,学校自身要高度重视科技教育,社会各界也要充分认识科技教育的意义,形成抓中小学科技教育就是抓未来创新发展的社会共识。
“目前中小学各类科技竞赛项目繁多,仅市级赛事活动就有市教委主办的智力运动会、实践创新征文大赛,和市科协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影像节、科技模型大赛、科学素养大赛……”涪陵区政协常委、区科委主任陈圣玲认为应该统筹设置奖项,规范各项科技竞赛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机制。
涪陵区政协副主席唐勇认为,提升中小学生科技素养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涪陵要进一步开展社会科普资源普查,按照科技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普资源对接融合目录。要建立“走出去”“请进来”工作机制,让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园,亲临科普现场感受科技魅力,邀请科技人士、科普志愿者进入校园,开展科技专题讲座、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丰富科技教育内容,推动社会科普资源融入中小学科技教育。(裴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