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因水而美”
——涪陵区政协助推乡村生活污水治理
通讯员 梁光德
涪陵因水而生,也因水而美。保护好流经涪陵的长江、乌江段面的水质是涪陵区推进“四城同创”和“河长制”工作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更是涪陵政协人长期关注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该区政协组织委员通过专题调研、视察、协商、撰写提案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对涪陵城区污水处理工作提出了不少对策和建议,极大地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该区城区、中心镇的生活污水和园区工业污水基本上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但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却相对滞后,仍然存在污水直排沟渠及次级河流的现象,影响长、乌两江段面水质。
很多乡镇早就建设好污水处理厂(站),但运行的情况如何?今年2月,涪陵区政协组织委员和部分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带着这样的问题,全面走访各乡镇、实地察看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管理、运行情况和部分沟渠、次级河流的水质情况。历时近两个月,调研组形成了《关于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管及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全面呈现涪陵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及运行的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
调研组认为,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标准要求,涪陵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规划建设统筹协调不够、资金保障压力较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污水处理费征收不足等方面。因此,调研组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的建设、完善力度,理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关系,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实用的统一运行管理模式和体系,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运行管理,同时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加大投入、保障运行,强力推进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这些建议意见得到了涪陵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区区委副书记周波批示指出,“区政协调研报告反映的问题及建议应引起有关街镇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四城同创’‘河长制’推进落实过程中统筹考虑,逐步解决”。涪陵区委书记李洪义也作了重要批示“政协调研应引起重视,这件事政府过去也做过安排,请海波副区长牵头认真研究,把任务分年度实施”。
各级各部门也认真吸纳政协的意见及建议,加大了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的建设力度,有效助推了“四城同创”和“河长制”工作。据悉,截至目前,酒店、双河2个场镇污水处理工程已竣工,梓里场等13个污水处理工程已进场施工,仁义场等6个污水处理项目已招投标。乡镇二、三级管网建设也得到积极推进,该区已建成二、三级污水管网83.153公里,力争年内实现二、三级管网全覆盖。通过全面建成乡镇二、三级污水管网以及污水处理厂(站),将进一步增加污水的收集处理率,有效防止乡村生活污水直排、散排、乱排。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水厂等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85%,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保持在III类水域水质标准,且长江出境断面水质略好于入境断面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