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9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为科技创新引“活水”

“参政议政巴渝行”采访团走进长寿

□ 本报记者 程卓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无疑是培育和催生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长寿区政协聚焦科技创新关键词,扎实助推长寿打造“双创”高地,用6次专题调研、2次专题协商、43件提案唱响了履职强音。

9月19日,市政协组织“参政议政巴渝行”采访团走进长寿区,喜看科技创新给长寿带来的新变化。

协商成果催化创新

化工企业密集的长寿区,曾面临着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创新平台建设滞后、高层次创新人才紧缺等“短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区化工企业要保持长久活力和竞争力,必须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水’。”2015年6月25日,长寿区政协主席张华主持召开每月协商会议,专题协商全区科技创新工作。

虽然已时隔两年多的时间,但张华对会议的场景历历在目。围绕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委员们争相发言,提出了“强化人才培养、突出平台建设,多方打造科技创新载体”“鼓励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意见。

令张华欣喜的是,这次协商会的成果,很快变成了区委、区政府的实际行动。

“区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等10余所高校签订了校企、校地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2016年底,长寿经开区与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签订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教育、创新、人才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区科委负责人说。

在区政协的鼓励和引导下,科技界别的委员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如来自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的张荣委员,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化工职大光电产业校地合作研发基地开设工作室,顺利地实现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人才、设备有效共享,还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技术骨干和高技能人才。

“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既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也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培养提供了平台和渠道,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我区科技创新发展。”张荣说。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新研发的塑料光纤比普通网线传输更稳定、防窃听、防电子干扰且更便于检修;在短焦投影仪投影的墙面上,通过一根手指滑动点触,就可以实现随意书写、绘图、擦拭;通过太阳光导系统,可以实现太阳光转化为冷光源,并通过储存运用于照明系统……走进化工职大光电产业校地合作研发基地,一个个科研新成果让大家眼前一亮。

在川维研究院研发中心,记者得知,在长寿区采取的“专利资助奖励+专利清零行动+专利提升计划”推动下,该中心研发的天然气制乙炔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全世界仅有少数几个企业掌握该项技术。

……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长寿区已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8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60个,科技成果登记188件,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引进培养创新人才1000余人,新建设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7个,签约独立法人化研发机构19家,并帮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实现新产品的产业化。

在张华看来,科技创新取得的一个个成绩,无疑是体现委员们履职成效的最好见证。

长寿区政协秘书长杨华林介绍,今年,区政协还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委员们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采取听、看、访、察、问等方式,视察调研了4个街镇、3个园区、10家企业,先后组织召开4次座谈会,着力助推区委、区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