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9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我的“百年孤独”

□ 作者 郑劲松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拉丁美州魔幻现实主义代表、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第一句话。而每每读到或者想到它,我心里就不由得“泛起”同样句式的长句:“多年以后,面对崭新的中译本《百年孤独》,我将回想起多年前在书店或书摊摩挲那本书而不得不放下的情形。”

那时——1987年我刚上大学时,马尔克斯已在五年前——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已风靡世界,中国高校的中文系几乎到了“言必称马尔克斯”的地步,我也从评论中得出莫言、吕新、余华、格非、扎西达娃等当时的现代派“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印象。但是,除了在图书馆的期刊上读到一些评论,我却一直没能读到马尔克斯的这本《百年孤独》。当时图书馆的图书更新很慢,往往新书出版后一年半载,图书馆才能看到,而且这种为数不多的畅销书早被人借走,只有望书架兴叹。

书店里,书摊上,倒是有好些版本,价格仅两三块而已,但我依然没能拥有。原因很难为情:贫寒书生囊中羞涩。那时的师范生大多来自农村,我家在川南富顺县的青山岭上,祖孙三代都是农民,兄妹三人都在读书,家里经济常常入不敷出。我读大学,“地位”高些,家里也每月最多寄来三五十的生活费。师范生有学校以菜票、饭票形式发放的生活补贴,但农村娃饭量大,晚自习后大多要去加餐——二两面条或者酸辣粉什么的。两三块钱的书费,该是我两天的生活费了。我只好利用中午连续几天去书店,翻看那本《百年孤独》,悄悄记下页码,读了将近大半,书卖断了,我的“偷读”也就中断了。满屋子图书的书店,突然弥漫书中马孔多的神秘气息,我也倍感孤独。

这本书真有这么大的魔力?是的。当年的外国文学老师给我们讲过接受美学——“一切阅读其实都是阅读你自己!”越读,我越感到马尔克斯身上有好多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来自贫穷、偏远、落后山区的中文系学生“光宗耀祖”的作家梦被他点燃了。那是“文学勃兴”的八十年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改革文学……一波波潮起潮涌,诗人、作家分外“闪光”。

像马尔克斯一样,我有一个祖母能讲很多牛鬼蛇神鬼狐仙妖的传说;像马孔多一样,我所在的杨家山村,有东林寺、西林寺、仙鹅洞、穿洞坡、两天铺等神秘的“废墟”,流传着很多不可思议的民间故事。虽然远隔万里,文化背景迥然不同,但一个年轻读者的心里,《百年孤独》已无声地和自己的印象重合——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马孔多的百年兴衰,拉丁美洲一个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巧妙的糅合,现实与虚幻如此天衣无缝地交融——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他们拖着磁铁在街上走过,磁铁便把各家各户的铁锅、铁盆都吸走,连门铰都吱吱作响;何塞·阿卡迪奥被人枪杀在家中,那鲜血流淌成河,穿越大街小巷,到老宅向他母亲乌苏拉报信,血流穿越几个房间,为了不搞脏地毯还懂得拐几个弯,贴壁而行;奥雷良诺与情人佩特拉·科特做爱时,也把极其旺盛的生育能力带给周围的牲畜和家禽,使家中财富剧增;俏姑娘雷梅苔丝最后被飞起的床单裹着升上了天空;马贡多村下了4年11个月零2天的雨,村子几乎毁灭在洪灾之中……很多来自城市的同学就像现在的孩子读“穿越”“玄幻”似的,说“太假了”,说是“想象力”,而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现实”,一种深刻的乡村神秘文化背景中的现实。马尔克斯把传说故事当做了创作思维,把离奇的传说“情节化”“细节化”了。在我的川南老家,爷爷同时代的张七爷,不就是自己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条鱼游在门前的池塘,而在梦里看见郑五爷在塘边钓鱼又恰好把他梦里变的鱼钓起来了——梦境与现实如此同步,这不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么?正因为这种“文化心理”的高度认同,我也就愈加迷恋起马尔克斯起来,所以,只要有杂志发表他的译作我一定想办法去找到来读,读不到原作,就去看各种评论——但依然没有买到这本《百年孤独》。

有人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当然是从宏观角度对人生职业的思考。但从微观角度讲,一本书似乎也可以。因为“舍不得”两天的菜票而没能买的《百年孤独》成为清贫书生的一个心结。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有工资了,穷学生时代结束了。或许为了纪念这样的“情结”,后来,每当看到一本《百年孤独》,我就买它一本,尽管已经涨价到了七八块、十几块、二三十块……后来,我才知道, 2011年之前的中译本,包括其他的拉美小说,并未获得授权,是一种“盗版”。新闻资料载:1990年,马尔克斯应黑泽明邀请赴日本访问,途经北京和上海,作过短暂停留,看到《百年孤独》等十几种版本的中译本十分生气,结束中国之行后发下狠话:“绝不授权中国出版作品,包括《百年孤独》。”一直到后来,经中国作协沟通,2011年5月北京民营图书公司“新经典文化”联同南海出版公司才获得马尔克斯授权,出版了正版的《百年孤独》。这也是我收藏的《百年孤独》的唯一“正版”了。

现在,这几本《百年孤独》还躺在我的已有些灰尘的书架上。虽然买了,我却并没有每一本都读。

人与书所处的时代都变了,生态、心态也变了。我想起了马尔克斯,也想起了他的马孔多以及我的家乡——青山岭杨家村。我还能找回我的《百年孤独》吗?

这样一问,我立即感到孤独起来。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