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9月2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找回“跑掉”的民生

——荣昌区政协助力教育医疗改革工作侧记

通讯员 唐晓莉

“没想到,区政府这么快就下发文件了。”日前,荣昌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委员唐玉萍看着手中的《荣昌区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和《荣昌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工作方案》,激动地说。

唐玉萍的激动,源于委员们的关注和付出。

“今年上半年,区政协组织我们对教育、医疗卫生两个系统进行专项评议的时候,一组优质生源流失统计数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担忧。”唐玉萍说,“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荣昌区外出学习人数由259人增至383人,占毕业生总数达19.58%,特别是前100名几乎占了50%。”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委员们发现,荣昌区人民医院的业务用房面积与创三甲标准要求还有近5万平方米的差距,医生缺编54名,导致不少群众不管大病小病都往重庆跑。

问题不是一朝初现,而是久病沉疴,如何才能“药到病除”?

在进一步调研中,委员们摸清了问题的“症结”: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医疗卫生投入长期不足。比如,对教师、医生只保障基本的“人头经费”,仅解决了“有”的问题,没有解决“优”的问题。此外,现有绩效考核对教师、医生争当名师、名医的激励作用不明显;教师、医生队伍的进出口不畅……

随后,一篇近5000字、图文并茂的《关于深化教育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报送给荣昌区委、区政府。

“我们建议进行多项体制机制的改革,涉及办学办医、教师医生绩效评价、招留荣昌优秀生源目标考核机制等。”唐玉萍说,报告重点围绕着力解决硬件设施投入问题和人才队伍素质问题进行论述,呼吁区委、区政府争取用3—5年时间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强化教师、医生队伍建设,基本解决“优质生源外流、小病跑重庆”的问题。

该调研报告引起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21日,荣昌区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重要议题就是审议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实事改革方案。

会上,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明确提出,加大区内现有学校融合办学力度,绩效奖励向一线教师倾斜,切实增强教学水平高等级的均衡发展,让荣昌的孩子在家门口读到优质学校。医疗卫生方面,迅速成立区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引进资源建设三级医院,吸引、鼓励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在全区培育一批知名医疗专家,让群众不出区就能享受名医服务。

“《荣昌区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和《荣昌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工作方案》的正式下发,标志着荣昌区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正式启动。相信不久的将来,荣昌人不仅能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还能享受一流的医疗服务。”荣昌区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