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为孩子种下创新的种子
本报讯 近日,涪陵区政协组织委员视察全区教育综合改革暨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
走进该区江东街道凉塘小学,琳琅满目的科技小制作、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委员们感到眼前一亮;在涪陵城七校、十四中,科学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改革,让委员们感受到教育综合改革呈现出的蓬勃生机。
“通过视察,我认为涪陵深入推进的‘合并、托管、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成效明显!”座谈会上,宋正富委员在点赞的同时,提出“将课程改革向两端延伸,小学与高中的课改同步跟进,形成课改一体化律动”的建议。
涪陵推行的教师“无校籍”改革试点,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的创新做法,也深受委员们好评。傅孝燕委员建议,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更好地增强群众对教育改革的获得感。
傅孝燕委员的建议,引起了代保民委员的共鸣,他提出:“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政府在办学上就应有大气魄。”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陈圣玲委员认为,科技教育在教育综合改革中所占的分量还不足,她建议加强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整合科普资源,实现科普阵地共建共享,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科普基地,多开展参与体验式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从小种下创新的种子。
围绕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涪陵区政协副主席况东权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用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整体设计和自主探索相结合,增强教育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总结教育综合改革和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成功做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通过更多的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出更多优秀学子;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成为现实。(裴在慧)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