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咱就走”
通讯员 高佳宁
“走,我们现在就去看一个村卫生室!”
9月21日,开州区政协副主席姚光银在听取竹溪镇卫生院负责人就健康扶贫落实情况介绍时,觉得只坐着听情况介绍实在“不过瘾”,临时提出,变“座谈”为“走访”,他要在没有“打招呼”“做准备”的情况下,了解一下健康扶贫落实到村里的真实情况。
来到平溪村卫生室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卫生室的冉医生正在整理柜台里的药品。一抬头看见来访的一行人,忙不迭地往办公室让。
姚光银摆摆手说:“就在这,我们随便聊一会儿。”说着,他立马坐在候诊区的椅子上,把公文包和水杯随手放在地上,掏出笔记本就“访”上了:
“村里有多少个贫困户?因病致贫的几户?”
“三十几个贫困户,因病致贫的有18户。”冉医生说。
“病种确定了吗?有没有诊断书?有没有签约医生?”
“摸清了的,我们都做了记录。也都有签约医生!”冉医生拿出一本厚厚的贫困户病例:“周仁术,男,现68岁,家庭人口2人……吴太芬,有肝硬化,丈夫2016年4月患肝癌死亡……张如春双腿瘫痪,失去劳动力,除享受高速路占地社保政策外无经济来源……”贫困户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一笔笔一条条都翔实地记录在册。
正在冉医生一户户地介绍情况时,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站在医务室门口往里“打望”。他叫刘本国,2008年底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是村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正好来找冉医生拿药,看见冉医生有“客人”,便站在门口犹豫不前。
“最近身体怎么样啊?扶贫政策都享受到没有啊?”得知是贫困户“撞上门”来,姚光银立即与刘本国攀谈起来。
“最近好些啦,现在心情轻松多了。”刘本国长舒了一口气说:“以前,病真是拖得没办法……不过现在好多了,药费每个月大概要用1500吧,低保有1320元,老婆在外打工一个月有一两千块的收入……”姚光银仔细聆听着贫困户说起享受到扶贫政策后的变化。
亲眼看到健康扶贫落到了实处,姚光银心里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