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意外的感谢信
——北碚区人大政协联合督办建议提案侧记
通讯员 黄 欣
“在北碚区政协的大力推动下,天生路西南大学南校门处的交通安全隐患终于得到根治……你们为出行的几千名教职工、两万多学生及附近居民和商户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这是用勤政爱民、为民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北碚区政协就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一封来自该区天生街道西南大学南社区78位居民代表的集体感谢信。
看着这封感谢信,笑容洋溢在北碚区政协机关干部职工每一个人的脸上。
首次办理 效果甚微
“天生路西南大学南校门口的交通问题一直广受群众诟病。由于该路段紧邻西南大学和商业步行街,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人车混行经常造成交通拥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该区政协提案委负责人介绍,“今年两会期间,不少委员提交提案呼吁,尽快对天生路西南大学南校门口的交通问题进行整治,还群众一个安全出行的环境。”
提案办得怎样?
据介绍,今年4月,区交委、区市政园林局、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等部门在天生路沿线设置了红绿灯和隔离带防护栏,调整了公交站点,修建地下通道,取消了地面人行横道线,使该路段交通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并没有使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行人为了方便还是习惯性地横穿马路,选择从新建地下人行通道穿行的群众寥寥无几。
联合督办 找准症结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分管提案工作的区政协副主席韩燕陷入了思考。得知不少区人大代表今年也撰写了整治天生路西南大学南校门口交通问题的建议,她眼前一亮:“既然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在关注这个问题,那就整合力量,开展联合督办!”
8月22日,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委、区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和20多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走到一起,对天生路西南大学南校门口交通问题进行现场督办。
通过对天生路西南大学南校门口路段的车辆通行情况、地下人行通道及围栏、隔离带等市政设施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以及详细询问、走访过往行人、学校师生和附近商户,委员和代表们摸清了问题的症结:因西南大学南校门口正对商业街入口,形成了一个十字路口,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路况比较复杂,红绿灯时间设置过长或过短都不合适。另外,新修建的地下人行通道出入口太狭窄、自动扶梯未启用、未设置无障碍通道等原因,导致选择穿行地下人行通道的人很少;地面的人行横道线已经取消,乱穿马路的行人使得交通秩序再次陷入混乱。
对症下药 群众点赞
“尽快完善地下人行通道相关设施,期间临时恢复地面人行横道线”“加大力度规范该路段的交通秩序,禁止人行道上摩托车、自行车、运货三轮车、儿童玩具车等横冲直撞”……找准了“病根”,委员和代表们现场共开“药方”,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悉数采纳,并当即承诺迅速整改落实。
9月28日,该区政协再次组织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天生路西南大学南校门口,察看整改落实情况。委员们看到:地下通道入口处放置了告示牌,引导行人选择从地下通道穿行;地面人行横道线已恢复,部分行人在红绿灯指引下井然有序地过马路;地下通道相关设施即将完工……“不堵了,走路、开车都安全了。”学校师生和附近商户纷纷点赞。
“民生无小事,群众有所呼,政协就要有所应。”北碚区政协主席周继超表示,区政协今后将不断加大履职创新力度,更好地为改革建言,为发展助力,为民生服务,用更多的履职成效彰显人民政协价值。
编后——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编辑此文,让人感受到群众的可爱、政协的可敬。78位居民代表送来感谢信,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幸福味儿,也折射出北碚区政协情牵百姓、心系民生的履职情怀。这,就是有温度的履职实践。
编辑此文,让人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因为联合督办,不仅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出了接地气的“和声”,也让建议、提案办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就是有亮点的履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