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里种梦想
与小小的女儿一起经过旧书摊,她突然停下了脚步。我想,以她一贯对色彩鲜艳事物颇多兴趣的性格,肯定是那些印刷精美的动漫类过刊吸引了她。但出乎意料,她只在动漫类过刊前面稍作停留,便将手伸向了两本毫不起眼的小人书。
那两本小人书,不仅封面显得污迹斑斑,还有些残破不全,一本是《红孩儿》,另一本是《计闹钉耙宴》,均出自名著《西游记》,1981年版。两本小人书的封面,给了我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忆顿时鲜活起来。在女儿还未提出购买要求时,很是“土豪”地买下了它们。
女儿对《西游记》有近乎偏执的喜爱,固执地认为孙悟空是她最好的朋友。凡与孙悟空有关的图书,只要是家里没有的,她都会想方设法收入囊中。女儿选择这两本她还不知道分类的小人书,源于她对“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喜欢。而我的“土豪”呢,则源于那些种在儿时记忆里的梦想。
有些记忆,比如儿时的梦想,不管岁月如何流逝,生活如何琐碎,都不会被真正蚀毁。我儿时曾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很想成为像董存瑞那样舍身为战友炸开一条胜利之路的英雄。我的这个梦想,是在看过小人书《董存瑞》之后树立的。《董存瑞》是我看的第一本小人书,它成功开启了我和小人书源源不断的缘,一举成为小人书最忠实的粉丝。为了可以看这本小人书,我付出了心痛的代价,将最心爱的铁环借给小伙伴玩了整整一个月。
刚看《董存瑞》那会儿,我认识的字少得可怜。书上百分之八十的字,于我都非常陌生。但这并不影响我去看懂《董存瑞》,精美的线描图画,让我被董存瑞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深深折服了。董存瑞站在桥底下,单手举起炸药包的形象,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使得我热血沸腾,泪流满面。在擦干眼泪后,我很认真地告诉了小伙伴们一件事情:“长大后,我也要做董存瑞那样的英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怕牺牲。”
尽管我的认真,迎来的是小伙伴们“嗤嗤嗤”的嘲笑:“你才成不了董存瑞那样的英雄呢!”但我的英雄梦,从此矢志不渝。记得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打战”的游戏,我不小心一头撞到墙上,额头被撞开了一道三四厘米长的大口子,鲜血直流。小伙伴们吓得目瞪口呆,惊呼连连,而我也是痛得要命。即便如此,想到看过的小人书里的那些英雄人物,我强忍疼痛,抑制住就要跑出眼眶的眼泪,大声对小伙伴们说:“不要紧的,我才不怕痛呢,我是英雄。”
在这股子疯狂劲头里,接下来的日子,我一边继续做英雄梦,一边疯狂地搜寻小人书。我的疯狂获得了大丰收,又找来了《黄继光》《邱少云》《上甘岭》等小人书,沉醉在它们展示的一个个不凡的英雄故事里。这之后,我对小人书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连环画”。随着了解的加深,我看小人书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那些英雄故事。
我对中国四大名著的最初认识,也来源于小人书。我在小人书摊借到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那个时候,小人书摊的小人书一分钱一本。在现在看来,一分钱已经算不上钱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儿时的我来说,一分钱也是一笔巨款,可以收获巨大的满足,因为它能帮助我看到一本本期待已久的小人书。为了看小人书,爸妈偶尔给我的买冰棍的钱,我宁愿去喝自来水,也不要买冰棍,而是用这些钱租小人书。县城电影院旁的那个小人书摊,我成了那里的老主顾。去得多了,便和年近半百的老板熟络起来。有些时候,老板赶着回家吃饭,便让我帮忙照看小人书摊,而我拥有的福利,则是书摊里的小人书可以随便看。
这对于爱看小人书的我来说,简直称得上比天还大的福利。在这样的福利里,我先后看了《七侠五义》《少林寺》《薛仁贵》《杨家将》《天龙八部》等一本又一本描绘功夫的小人书。此后,我“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梦一下子跳到了功夫梦上。常常想,我要是有小人书里主人公那样厉害的功夫就好了。这个梦想的缠绕,让我爱上了睡觉前到楼顶上去练倒立、扎马步,练前空翻等动作。我的功夫最终没能练成气候,成气候的是我的手肘上、膝盖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疤痕。功夫虽然没有练成,但儿时的功夫梦,让我迄今还有坚持锻炼的习惯。
我儿时的梦想,在一本又一本小人书浇灌下茁壮成长。迄今,我没有成为英雄,也没有成为武林高手,只是普通人一个。但不管如何,在看小人书时种下的那些个梦想,让我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至少拥有着真诚待人、发自于心的正义。如果没有小人书中各种故事的熏陶,我会是什么样的人呢?真的无法想象。
在教给我最基本的品质后,小人书却从曾经的风光走向了没落。而今市场上,小人书更多是以“文物”、以“纪念品”存在。曾经陪伴我儿时最美好记忆的小人书,曾经种下我最纯洁儿时梦想的小人书,在各类动画片、精美绘本冲击下,走向了没落。
在为小人书的命运悲伤时,女儿对《红孩儿》《计闹钉耙宴》等小人书的喜爱,让我看到了希望。好期待种下我儿时多个梦想的小人书,能够重新繁荣,让我有机会再枕着它,继续儿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