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辉:柚乡柚甜情柚深
◆ 梁平区政协委员
◆ 梁平区合兴镇龙滩柚子股份合作社理事长
◆ 重庆市劳模、全国十佳“科技之星”
金秋十月,又是收获的季节。10月16日,在梁平区合兴镇龙滩村,村民邓碧学和刘宇明有说有笑地漫步在柚树林间的水泥小道上。还有10多天,枝丫上黄灿灿的柚子就将成熟,“我家有200棵柚子树,今年产量又比去年提高了,估计可以收入两三万!”邓碧学兴奋之余,不忘夸赞一个人,“我们都是在他的带领下,发展才一年比一年好。”
让邓碧学赞不绝口的“他”是谁呢?原来,这人就是他们的同乡——梁平区合兴镇龙滩柚子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张文辉。
朴实的梦
张文辉,1959年出生在已有200余年柚子种植历史的梁平合兴镇龙滩村。“那时,我家院前屋后也种有几十棵柚子树。”张文辉至今还念念不忘儿时自家柚子的甘甜美味。“梁平柚在那个年代,已经远近闻名,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并称‘三大名柚’。”说起梁平柚的悠久历史,张文辉十分自豪。
1976年,刚刚高中毕业回到老家的张文辉,为自谋生计,开始走村串户,收购贩运鸡、鸭、长毛兔等农特产品。然而,贩运农产品并没让张文辉的钱包鼓起来,反而亏得血本无归。1983年,痛定思痛的张文辉开始重新思考:“为何不把目光转向家乡的柚子呢?那可是老祖宗传下的宝贝,投身其中必定大有可为!”
张文辉说,当时梁平柚虽已名扬天下,但整体发展还比较滞后,“农户们各自为阵,种植、销售全都随心所欲,产量和品质几乎靠天决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寻求更好的发展,张文辉从零开始跟着村里、县里的技术骨干边干边学种植柚子。摸索4年后,他也成为了村里一名果树技术员。张文辉将一些简单的技术热心地传授给村民,很快,龙滩、天宝等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展成了柚子种植大户,柚子的品质好了,售价也一度高涨,有的柚子一个能卖到近10元。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98年,吃了梁平柚的人都说柚子变味了,又苦又麻。张文辉也同感“不再是儿时的味道”。与之相伴的则是柚子价格的一路走低,大量的柚子堆在家里无人问津。
“让家乡的梁平柚恢复儿时的甘甜美味。”这成了张文辉一个朴实的梦。
执着的心
为此,张文辉于同年在村里成立起梁平龙滩柚子专业合作社,并担任支部书记、理事长,开始为梁平柚寻找病根。
怎么为柚子查病根呢?张文辉采取“吃”的办法,一棵树上,树顶、树下不同部位的柚子,他都一一品尝;一个地方,田里、坡上的柚子,他也分别试吃;同一个柚子,他甚至请好几个人都试试味道……
“屋前屋后的柚子几乎就是原来的味道,但田间地头的变得又苦又麻。”张文辉吃的结果令人吃惊。
通过进一步了解,张文辉得知:屋前屋后的柚子几乎无人打理,田间地头的柚子却没少花功夫,又是施肥、打药,又是浇水、修枝,结出的柚子的确又大又好看,但就是不好吃。这究竟是为何呢?
带着寻求“良药”的急切心情,张文辉找到了梁平县农业局园艺站时任站长郭培元请教。与此同时,他自己也在果园搞起了对比试验。
“土壤肥力与采摘时间是柚子变味的关键。”通过努力,张文辉总算找到了病根,“必须探索出培植原汁原味梁平柚的管护技术来。”
暗下决心的张文辉开始昼夜奋战:白天在果园研究柚子树的品质优化管护,晚上就将白天的操作技术记录下来,并查阅专门买来的相关教材。闲暇之余,他便跑到县城去“堵”郭培元取经,甚至还辗转跑到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拜柑橘专家曾明为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文辉很快寻求到让梁平柚恢复清香甘甜的良方,并在2006年成功创新出“芽片改良腹接技术”。通过此项技术,他在三年内培育出优质柚子苗40余万株。作为专业合作社的支部书记、理事长,张文辉又无偿地将这些技术毫无保留传授给了周边的村民。
创新的劲
家乡梁平柚的品质恢复了,但市场行情却未见回升。张文辉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打独斗已很难闯出市场。于是,他开始不停地奔走在梁平各个柚子专业合作社,约见同行,共商大计。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建立行业性合作组织,实行产业化生产经营。
2005年,张文辉率先牵头7个乡镇柚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梁平龙滩柚协会”,尝试梁平柚的规模化、标准化营销。
2009年,梁平柚价格恢复至约10元一个,产值也突破3000万元。但张文辉并未对此满足。一年后,县(如今为区)里投入800多万元,在龙滩等村建起“梁平柚万亩示范园”,张文辉“借水行舟”,在龙滩村又成立起“梁平柚合作联社党员产业示范园”,把30多名党员技术能手组织起来,免费为困难群众作指导,并提供资金、肥料等,从而也进一步扩大了产业规模。
“品质是前提,品牌是保障。”为此,张文辉为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双桂”牌梁平柚,同时整合了2000株百年柚树资源,打造出高端品牌,并以分级包装、二维码溯源等手段进行营销。
2011年,张文辉又委托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在电商平台上为“双桂”牌梁平柚开起了网店。“去年我们的柚子在网上售价15元一斤还供不应求,社里3500吨柚子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张文辉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不仅扩大了销量,还减少了中间成本,农户们也能获得更多利润。
眼看今年丰收在即,张文辉满心欢喜地预估道:“今年我们龙滩村柚子应该还会增产1/3,产值也会相应增加。”
实在的情
如今,已连任两届梁平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的张文辉,希望借助政协这个更大的平台,继续为梁平柚的发展献计出力。
为此,张文辉几乎每年都会深入田间地头,穿梭在柚树林间,了解收集种植一线的情况,据此认真分析后,每年他都会撰写一件有关梁平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提案和建议。此外,他也会积极参加梁平区政协组织的对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各种视察调研活动,学习取经。
2013至2015年,张文辉先后提交了“改造低效柚园”“拓展标准化种植园”“梁平柚社会化服务”等提案,其中,“加强梁平柚品牌建设”等有关梁平柚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
“你看现在我们柚园里修建的四通八达的标准水泥路,也与我去年提案建议相关。”张文辉对此欣慰而自豪。“接下来,我会重点关注梁平柚的新发展,即农旅融合,发展观光农业。”
张文辉说,目前,他们龙滩村已在就农旅融合进行试点,通过打造中国名柚园,每年春季会举办柚花观赏节,金秋则会举办柚子采摘体验节,“节会期间每天能吸引游客几百人,但这远远不够。”为此,张文辉已就停车场等相关配套的提升完善提出了建议。
已扎根基层30余年的张文辉,还希望为家乡梁平柚的产业更全面、优质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