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跑进”人们的生活
渝中区政协专题协商智慧城市建设
本报讯 (记者 黄笛森) “截至目前,渝中区4G网络道路覆盖率达99%以上,免费WIFI网络热点实现区域全覆盖……”10月24日,在渝中区政协组织召开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专题协商会上,听到该区建交委、党政信息中心、民政局、市政园林局、公安分局等单位通报近2年该区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效,与会的区政协委员们激动不已。
“自2000年以来,全世界就有不少国家开始探索智慧城市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也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长期关注智慧城市发展的方新年委员得知渝中区在2015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名单后,更为兴奋。“今天听到我们已取得的成效,很是自豪。但客观而言,渝中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有极大提升空间。”对此,委员们都表示赞同,并纷纷根据前期系统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积极建言献策。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智慧建筑的建设,而建设智慧建筑的核心是建绿色建筑。”方新年对此建议,政府要不断提高绿色节能建筑的相关强制性标准,并对达到绿色节能标准的项目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此外还要加大相关宣传。
“政务信息开放是我国政务发展的未来方向。”罗斌委员接过话匣,将焦点引向了如何更好推进渝中区智慧政务建设。“建议继续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建设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同时,应为智慧政务技术人员增加体制内的岗位编制,同样也要加强智慧政务系统建设运营的相关宣传。”听完罗斌委员的建议,黄恒委员很是赞同:“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他一语道破智慧政务建设的目的。此外,对如何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他还有着更多思考。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有机组合单元,涉及交通、医疗、公共服务等智慧城市的多个层面。”对此,他建议政府要引导社区建设“智慧设施”,同时“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对社区各类事物实施“智慧化管理”;此外,要遵循“需求推动、资源整合”的原则,引导社区建设“智慧服务”;最后,还要利用智能手机、穿戴装备等个人信息化终端,倡导社区建设绿色低碳的“智慧化生活”。
“要持续深入发展智慧城管工作效用。”“着力打造我区交通大数据能力。”……罗思雨、李蜀穗等委员也围绕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畅所欲言。
“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很客观、很实在,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我们都有切身感受。”渝中区政协主席陈大奎表示,渝中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设备不兼容、数据不共享、基建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信息安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将认真梳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并形成协商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参考。”陈大奎说,“智慧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希望委员们继续关注并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