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学校“蝶变”进行时
——民进南岸区委打造多党合作实践基地记略
11月3日,久违的阳光让秋日的山城变得格外温暖。一群熟悉的身影走进南岸区广阳镇东港学校,开展捐赠书籍、发放“小桔灯”基金、多党合作实践基地挂牌等活动,让该校的师生们心里充满了暖意。
这,是民进南岸区委依托东港学校打造多党合作实践基地,倾力开展教育扶贫、助学兴教等社会公益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广阳镇党委开展合作,致力打造多党合作实践基地,将‘同心’的种子撒播在东港学校,开出了绚丽的多党合作之花。”南岸区政府副区长、民进南岸区委主委莫裕全说。
据介绍,广阳镇是南岸区最为偏远的一个镇,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中共南岸区委出台《关于在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中开展“同心”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后,民进南岸区委立即与广阳镇党委对接并达成共识,迅速拉开了依托东港学校打造多党合作实践基地的帷幕。
如何深入推进多党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用好全区民进基层支部之力!找到答案后,该区民进会员们积极行动起来,深度参与到多党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中。
教育扶贫,各基层民进组织和会员们慷慨解囊。民进11中支部、民进交大支部、民进南岸进修学院支部等10多个支部持续在东港学校开展“同心同助·帮扶教育献爱心”活动,精准帮扶45名留守贫困学子。令人感动的是,该区百岁老会员李世瑚还发起“李世瑚爱心助学金”,定期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
助学兴教,会员们留下的生动故事更是举不胜举。民进11中支部主委杨喻虹组织11中优秀教师、杜含会员带领吴正宪名师南岸区工作站部分学员骨干老师进校送教,为学生们送去不同学科的优质课;民进交通大学支部主委雷鸣着力打磨东港学校中学数学组青年教师,7次赴校指导,让数学组李杨老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市级特等奖,获选部级“优课”名单;民进会员、教育专家谷生华教授围绕东港学校课改如何构建卓越课堂,走进学校开展《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基本策略》专题讲座,为学校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
协助东港学校建设“广阳民间故事基地”;邀请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方言故事讲述专家曾令弟专题培训学生;特聘重庆市一级民间故事讲述家杜子榜及何廷禄老师作为东港学校广阳民间故事传承基地专职培训教师……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也让“广阳民间故事”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通过民进南岸区委的牵线塔桥,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先后在东港学校建立起教育实习基地。”莫裕全自豪地说,这是民进南岸区委在多党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中,依托高校资源优势,促进东港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
召开研讨会8次;献课48人次;为学校捐赠钢琴、摄像机、科普读物等12万余元物资;向贫困学生发放7.1万元助学金……一次次不遗余力的倾力助推,一次次真金白银的倾情帮扶,“同心”的力量让东港学校悄然发生着变化。
去年5月31日,民进中央副主席张雨东走进该基地调研,他对东港学校依托民进多党合作实践基地为平台,开设丰富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不比沿海发达地区差”。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共十九大报告为民进助力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莫裕全表示,下一步,民进南岸区委将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汇聚更强劲的力量推进多党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用心、用情画出最大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