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时代 弘扬主旋律 唱响好声音
——市政协2017年度宣传通联工作会议选粹
王加喜 摄
2017
我们不忘初心 打造一流政协媒体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
大力传播各项政策主张。及时传播全国全市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重要精神,全面反映各级政协统战组织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市委决策部署情况。开设“喜迎十九大共谋新发展”“逐梦新时代共赴新征程”“乡村振兴的政协力量”等栏目,有组织地做好迎接十九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相关报道。
不断凝聚社会思想共识。用协商民主理论引领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协商民主进行时》《理论研究》《时评》《群言堂》等版面和栏目,报道各级政协组织推进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思想和行动的共识。
深入宣传改革发展民生。从体现政协党组驾驭政协全局和领导核心作用的视角出发,深入宣传政协重大决定、重大部署、重大任务、重大活动,着重报道政协组织促进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履职行动与实际成效。同时,将报道视角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以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上,将报道重心放在助解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上,唱响主旋律。
提升新闻报道质量
创新报道思路,坚持策划先行,切实把好采、写、编、评各个环节,推出了一批思想积极、情辞兼美的新闻精品。
深化主题报道。以“短、实、新”为原则,改进领导活动报道,严格控制会议新闻,减少一般性活动与浅层次内容报道数量,推出了不少生动鲜活、特色鲜明的政协新闻。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采写专题报道稿件18万多字,对会议进行了高规格、全方位、多层面的动态报道。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共刊发10个专题版面约5万字,并重点推出了“改革发展”“生态环保”“扶贫攻坚”“食品安全”“均衡教育”等专题策划报道。继续面向基层,挤出版面,共有68篇区县政协新闻通过头版走进公众视野,通过公众号、头条号走进“朋友圈”和手机端。
加重深度报道。以市政协协商议政、调研视察、提案信息等课题为线索,进行重点策划,加大深度报道,推出系列“慢新闻”精品。特别是对市政协组织的创新性活动、重点性协商、监督性视察等新探索,均安排记者深入采写现场新闻、深度报道。开设《关注》《调查研究》专刊,对社会热点、履职实践、政协调研、统战探索等,以热点透视、记者观察、综述报道等形式,一个主题一个整版作特别关注报道。通过《重庆政协》杂志《调查研究》《履职之路》《党派之声》等栏目,推出各级政协统战组织创新履职的深度报道,得到读者认可。
做靓人物报道。倾力打造《委员风采》《党派人物》《委员故事》《履职日记》等栏目,刊载有情怀有温度的人物新闻和人物特写。重策划、下功夫提升《人物》专刊水准,着眼政协委员、党派人物,大篇幅讲述政协委员或界别代表为民奉献、秉笔直书的履职故事。通过《委员看热点》《委员三人谈》《委员视点》等栏目,让委员智慧更加彰显、委员声音更加响亮。
构建立体传播格局
以内容建设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继续加力推进资源整合,创新运行机制,构建起了“报刊网微端”“五位一体”的媒体格局,融合发展之势更加凸显,立体宣传平台正在发力。
提升报纸内涵。经过多年的锤炼与积累,特别是近年的不断探索改进,《重庆政协报》形成一批较有影响的内容板块和品牌栏目。如一、二版《协商民主进行时》《提案在线》《履职素描》《脱贫攻坚·政协行动》等栏目,深受读者喜爱。三、四版作为文史、副刊、专刊板块,形成了一些主打产品,从不同层面传递社会文化正能量。
拓展杂志内容。遵循办刊宗旨,强调整体策划,关注政协经验与理论探索,将《重庆政协》杂志报道领域向政协统战与社会关注、整体部署与基层实践横向拓展。每期推出一个“专题策划”,以近20页的容量进行深入展示。同时,从提升杂志的悦读性、文化性方面出发,改版封面设计、美化内页编排、丰富文化内容。今年8月,《重庆政协》被市文化委评为优秀内部资料出版物。
发力移动传播。按照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内容+端口”模式,加快构建新媒体矩阵。对《重庆政协报》数字报进行结构升级、提升上载速度,增加了浏览人次,有效扩展了报纸的阅读范围;对微信公众平台“增人”“加料”,在体现政协特点、挖掘重点内容、引导相关阅读等方面进行探索,全年度共发出微信800余条;今年10月,本报入驻《今日头条》客户端,拓展了“面向社会”的崭新通道,形成“头条号”与微信公众号错位传播格局。
强化通联体系建设
为了进一步发挥区县政协通联站的作用,促进通联站发挥好“组织宣传、学习培训、联系联络、报刊订阅”的作用,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通联网络的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首次组织开展了全市政协“骨干通讯员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就政协知识与政协文化、新闻纪律与新闻差错、时政新闻的故事表达、政协新闻的采访写作、网络新闻与危机处理、新闻摄影的实战技巧等,对120多名骨干通讯员进行了6个专题的封闭式培训。同时,配合相关党派组织、区县政协开展了约10场“订单式”培训,为提升政协新闻整体采写水平打下了基础。
编发指导资料。恢复出刊工作通讯《通联在线》,并将容量扩大一倍,每季度一期,刊发年度与季度报道要点、各地通联工作动态、行业信息与版面栏目设置、业务知识讲座、编辑编稿心得、通讯员写稿体会、全市通联工作进度等,起到了增进联络、交流经验、促进工作的作用。
完善激励机制。新闻中心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对过去的评奖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更加准确公正评价宣传通联工作成绩。
2018
我们牢记使命 书写美丽新时代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反映各级政协组织、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所思所得所为,深入挖掘报道为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重庆大地上做出贡献的统战政协典型。
提高精品生产能力
进一步加大策划力度,不断深度挖掘政协新闻价值,力求最佳宣传效果。突破传统思维方式,把创意融入到新闻采访、编辑、设计、制作、播发等各个环节,注重思想的原创、理念的可读、时尚的表达,不断增强政协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新颖性,及时反映各级政协新动态、新经验、新模式、新成果,生动传递委员履职新观点、新成效、新风采。
提高转型发展能力
创新报道方式,挖掘看得见政协人精气神的故事,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提升政协新闻吸引力、传播力、感染力。创新新闻传播渠道,坚持移动优先战略,着力建设全媒体智慧采编管理系统,探索建立“融媒小厨”,做强、做精、做优、做实数字报、公众号、头条号,有力有效传递指尖上的政协新闻。
提高服务基层能力
加强联动协调,开展精准服务,努力调动广大通讯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联动相关区县政协,探索开展“传媒+文化展演”“传媒+文化助推”“政协扶贫故事”大型报道等活动,激活全市政协新闻宣传张力与活力。不断加强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各类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批职业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业绩突出的新闻宣传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