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打好宣传组合拳
□ 涪陵区政协
2017年,涪陵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领导重视给力、计划安排用力、组织发动有力、重点打磨借力、保障措施得力,实现了由过去“少数人写稿”到现在“多数人能写稿”的转变。今年以来,区政协机关2/3以上干部主动撰写新闻稿,在《重庆政协报》上稿48篇。
形成了常规报道由专委会主要领导把关、重点报道由分管副主席把关、深度报道由主席把关的审核机制,构建了齐抓共管新格局,做到了常规报道出声,重点报道出新,深度报道出彩。如8月15日《重庆政协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智解发展“应用题”》就是由区政协主席亲自出题、点题、核题。
对照《重庆政协报》各版面要求,确定各委室主攻方向。如办公室熟知政协全面工作,提案委对提案办理情况掌握全面,经济委熟悉全区经济工作,其主攻头版;城环委、社法委、联络委等专委会界别活动较多,主攻第二版;教科文卫史委撰写文史资料较多,主攻第三版;年轻干部围绕关注点撰写文章,主攻第四版。
每季度听取一次汇报,及时对宣传报道作出安排,确保每月有2-3篇有质量的宣传稿件见报。同时,鼓励机关干部在工作范围内挖掘新闻、在工作范围外发现新闻,不同视角撰写新闻。如8月1日《重庆政协报》刊发的《涪陵:把脉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从委员谈改革、议发展角度撰写。
鼓励通讯员挖掘新闻线索中蕴含的深层次故事,打造精品新闻。借助部门、委员和委室力量,通讯员撰写出不少鲜活的深度报道,讲好了涪陵政协故事。如通讯员多次走访委员、部门撰写的《聚智“因水而美”》的深度报道,被《重庆政协报》第二版头条刊发。
坚持每年对通讯员开展培训,着力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写作水平。在考核上,我们建立了内部目标考核机制,将宣传报道工作纳入目标任务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在激励上,每年在全会上对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有效激发通讯员的热情。
强健人才队伍
□ 长寿区政协
今年1月长寿区政协换届后,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引进人才、培育骨干、开展培训、强化管理,使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出量质并举的新面貌。今年1—10月,长寿区政协在《重庆政协报》用稿53篇,较去年同期增加76%。
在区政协党组和主席班子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年初成立了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的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谋划、培训引导和跟踪督促。出台了《区政协信息宣传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将宣传工作作为优秀委员评选和委员履职情况考核的重要依据。固定将信息宣传工作纳入区政协年度工作要点,提出具体任务及要求,重点发挥区政协机关委室的组织、督促作用,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落实到位。
借鉴兄弟区县政协的经验,于今年3月挂牌成立了区政协信息中心,从长寿日报社选出2名素质好、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记者调入信息中心,专门从事政协信息宣传工作,又将办公室1名写作能力强的科长兼任中心主任。几个月的工作实践,成效明显。政协持续参与精准扶贫、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务实开展协商民主监督等报道在头版和二版重点刊用;委员助推创新发展、文旅融合、法治建设等20张图片被头版和二版采用,《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被头版头条采用,实现了近年来零的突破;《为“后进村”挂上“前进挡”》等4篇稿件被报社评为季度好新闻。
为了提升骨干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我们一方面抓好分层培训,不仅邀请《重庆政协报》的领导和编辑到长寿为骨干信息员作面对面的培训,还对骨干信息员开展分组小型多样化的培训学习。另一方面,坚持读用结合。信息中心定期开展信息员交流活动,围绕《重庆政协报》《重庆政协》等刊物的办刊特色、用稿特点开展讨论交流,引导委员围绕自身报送初稿与见报稿件开展对比提高,促进委员在交流学习中进一步提升报送信息的针对性和可读性。
构建大宣传格局
□ 大足区政协
2017年,大足区政协立足履职主线、突出政协特点、展示政协形象,政协新闻宣传在推进政协工作、扩大政协影响、助推发展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正确方向。在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们不断深化政协宣传通联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履职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政协社会认知认同重要手段的认识,始终把讲好政协故事作为宣传通联工作的主线,深度传递政协履职促发展惠民生、委员立足岗位作奉献建新功的好声音。
坚持定位高准。我们主动将政协宣传通联工作纳入党委宣传的重要内容,“宣传部门协调、政协自身主抓、主流媒体助力、社会力量参与”的政协宣传通联格局逐步形成。持续强化宣传通联工作在政协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形成了“政协党组领导、信息中心牵头、政协委员主体、委组界别配合、新闻媒体协助”的共促共赢态势。
坚持夯实平台。进一步整合完善一刊(《大足政协》杂志)、一网(“大足政协门户网站”)、一号(“大足政协微信公众号”)纵向延伸、横向覆盖的宣传通联网络,从中挑选优质稿件进行加工打磨,报送到《重庆政协报》进行高层次宣传。坚持在区内媒体开辟政协专栏,优中选优报送到《重庆政协报》。
坚持优化机制。不定期邀请区委宣传部、新闻媒体、特邀宣传信息员召开会议,确定阶段宣传重点、主题,确保宣传与工作同步、与全局同声。出台《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的意见》和宣传信息工作“1+N”文件,将宣传通联工作纳入委员量化考核内容,作为委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坚持强化队伍。坚持按优中选优原则在区级新闻媒体工作者中挑选一批、按自荐与组织荐相结合原则在政协专委界别小组中筛选一批的方式,聘任特邀宣传信息员,壮大宣传队伍。紧扣“研判、策划、挖掘、写作、协调”五大本领锤炼,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强化多思多写,打牢宣传通联工作坚实基础。
发力深度报道
□ 荣昌区政协
今年以来,荣昌区政协深入挖掘政协工作和活动精彩故事,重点策划组织了一批有力度、有深度、有影响的专题报道,实现了采用稿件数量多、质量高、社会影响大的目标,宣传通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对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取得的履职成果,我们及时进行跟踪报道。如今年区政协开展稻田综合种养调研后,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了《关于推进我区稻田综合种养的建议》,得到区领导的批示,促成相关部门在7个镇街开展面积2000亩的稻田综合种养试点。我们立即组织采访,形成了《稻田里的生态致富路》一文报送到《重庆政协报》,不仅被头版刊发,并获评该报三季度的好新闻。
通过对报纸各个栏目的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稿件策划,实现了几大版面的各个击破。如《委员风采》栏目,我们对委员进行梳理,将他们履职中的典型案例挖掘出来,打造成一件件鲜活的宣传精品。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机关同志的特长,像我们机关的沈治鹏同志,爱好写副刊类稿件,他就主攻副刊版,他写的文史、杂文,如《不让“保健品”再坑老》《周恩来给于右任妻子办寿宴》《胡适与李大钊的友谊》《夜宿扒昔加》《和顺看“和”》等文章被《重庆政协报》刊发。
提案工作,也是我们宣传报道的重点。我们特别注重抓好提案成果转化和监督反馈的宣传报道。如今年4月11日《重庆政协报》二版头条刊发的《提案管住畜禽养殖“出口”》,就是我们围绕去年区政协全会上,委员提出《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这一提案办理的效果来组织撰写的一篇新闻报道。今年10月21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青山绿水蓝天”的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暨第四期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培训班在荣昌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教授就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情况、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分享和探讨。这项活动落地荣昌,与区政协的宣传密不可分。
耕好宣传通联“责任田”
□ 合川区政协 逯德仁
《重庆政协报》是区县政协展示履职成绩、共享履职经验,以及提升政协委员理论水平和履职素养的重要平台。在政协宣传通联工作中,我始终牢记使命,把政协宣传通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取得了较好成绩。2017年,合川区共征订《重庆政协报》1380份;1-10月,《重庆政协报》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共刊播宣传推荐合川区政协履职活动稿件637篇次。
《重庆政协报》集统战性、文史性、可读性于一体,办报层次高,具有高格调、高品位和权威性等特点,影响广泛。多年来,我们扎实做好《重庆政协报》征订工作,除为区政协机关干部、区级各党派骨干成员和全体委员人手订阅一份《重庆政协报》外,还向区“四大班子”领导每人赠阅一份《重庆政协报》,让区委、区政府领导通过《重庆政协报》更加了解政协工作、支持政协工作。不仅如此,区级各部门、镇街和辖区内的企事业以及骨干通讯员都在我们的赠阅范围之内。
通过赠阅《重庆政协报》,让骨干通讯员把握了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有效地提高了合川政协新闻稿件的采用率。比如,《“快进慢游”品合川》《献策工业经济产业布局》等稿件,有力地展示了合川政协的履职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2018年,我们将继续抓好《重庆政协报》的征订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推动力度,扩大发行范围。继续借力于《重庆政协报》这一主流媒体,传递合川政协好声音,树立合川政协好形象。
做“挖”新闻的有心人
□ 南岸区政协 方 莉
要写新闻,首先要发现新闻;要发现新闻,就要做有心人,不断增强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多方面素养来合成。
要有政治素养。多了解国家、市、区的大事,就能找到新闻素材。党报党刊宣传什么,自己就要了解政协工作中有什么相关的内容。比如,创新社会治理是近年来的热点,南岸作为第三批重庆市唯一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区政协是如何助力这项工作的呢?我多了一个“心眼”,收集了3年来区政协助推社区治理创新的相关资料。去年5月,我以区政协出台落实实验区建设任务的文件为由头,连跑了两个委员组活动现场,很快完成了《委员沉下去,巧解身边事》,在《重庆政协报》头版发表。
要有捕捉素养。只要做工作和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挖”到好新闻。捕捉新闻点,就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渠道寻找政协新闻线索:一是从政协各种活动中找新闻线索。二是从各种书面材料中找新闻线索,如领导批示、工作总结、部门回复等。三是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中找新闻线索。四是从与镇街与部门干部、政协委员、群众中的交谈中找新闻线索。
要有挖掘素养。俗话说,七分采访,三分写。只要一发现新闻线索就要深入挖掘素材。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不仅要到现场采访,深入实地调研,采访前还要了解事件或人物的背景资料,而且对稿件涉及的人和事、数据等材料要反复核对。有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还要找好新闻角度,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写好接地气的精品新闻
□ 铜梁区政协 文 博
“政协是座新闻的富矿”,如何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政协新闻,我认为,有三个必要条件。
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善捕“新闻点”。要在政协常规的视察调研、协商议政中找到“新闻点”,就要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这项工作是否有别以往、推陈出新?是否需要深挖背后的故事?只要积极思考,就能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亮点,写出生动、鲜活的好新闻。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腻,巧串“故事线”。讲好故事,首先要有主线,有串联故事的脉络;其次要有细节,要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让故事活起来、人物站起来;最后要有情感,要带着枝叶关情的心去采访,写出“接地气”的文章。比如,我采写的《“致富果”飘香》,就是以扶贫为主线,串起列课表送技术、走访摸底巧问诊、产业帮扶见成效等3个小故事,直观、形象地展示了铜梁政协助力脱贫攻坚的履职实效。
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韧劲,勤练“基本功”。练好基本功,既离不开眼勤、耳勤、脑勤、嘴勤、腿勤、手勤,还要善于向政协领导学习,留心他们的讲话,总能收获“金句良言”;善于向编辑老师学习,把刊登的稿件与原稿比较学习,看一看编辑老师改了哪里,思考为什么要这么改;善于向《人民政协报》《重庆政协报》《中国政协》等主流媒体学习,学习不同媒体的文章立意、组织架构和语言表达,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