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织密公共安全网
——江北区政协委员献计平安建设小记
通讯员 尹 婵 张长荣
“江北区车流量与人流量大,平安综治工作压力大、问题多、情况复杂。”“涉房地产、非法集资、环境保护、劳动社保等领域重大矛盾纠纷较多,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目前网络犯罪不断升级,个人信息泄露频繁,一些涉及民族、宗教、金融等问题和矛盾已成为我区网络犯罪的重要方向。”……
11月16日下午,刚刚入冬的重庆略显阴冷,此时,江北区政协会议室里,却是暖意融融。近20名区政协委员正与该区政法委领导及公检法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一场围绕江北区综治平安工作的对话正有序展开。
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的江北区,老旧社区多,进出境车流量、人流量大,拆迁与建设任务重,平安综治情况复杂,基层社会治理形势严峻。近年来,该区通过投入3亿多元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等众多举措,加强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社会法治环境等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环境。
如何继续保持这种安全稳定环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江北区政法委决定向区政协委员问计,向他们“讨教”。
“要充分发挥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像北京‘朝阳大妈’一样,让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要用好社会单位的安保力量,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管理和素质教育。”“警用巡逻车每次巡逻到背街小巷和商圈主要道口,要停靠十分钟以上。”
“要借助科技力量推动平安建设。要加大科技设备在公检法系统的采用力度,让办案人员从简单耗时的初级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办案、判案。”“要加大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
“抓平安综治工作,普法是关键。特别是法律服务要向基层延伸。”“要通过依法处理相关法律纠纷,引导群众依靠法律解决问题。”“要通过具体个案引导群众树立法治理念,遵守法律规范。”“要加大法官进基层判案的力度,让听案群众从老龄化向年轻人转变。”
……
一个个问题一针见血,夯实平安基;一条条建议拾遗补缺,织密安全网。
有建议就有回应,回应则重在落实。“目前全区信息化支撑还不够,接下来,我们将加大科技力量在工作中的采用力度。”“我们将延长巡逻车在重点地区的停靠时间,加大在背街小巷和商圈主要道口的停靠频率。”“进一步抓紧落实群防群治机制,调动更多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江北区政法委和公检法负责人向委员们郑重承诺:“我们将大家的建议带回去,针对问题一一进行落实,弥补不足、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