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让孩子远离“洋快餐”
□ 本报记者 凌云
学生营养餐,直接关系到“祖国花朵”们的体质健康,也牵动着万千家长的心。在重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执行得怎样?校园营养餐推广如何?如何让孩子们吃得更健康更有营养?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主委屈谦一直密切关注,并开展了相关调研。
“虽然近年来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得到明显提升,但营养餐仍难敌‘洋快餐’和‘五毛食品’的诱惑。”屈谦结合调研指出,这是“学生营养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学生及家长营养知识匮乏”“学生营养标准规范缺失”等所致。
担忧来源于调研获取的数据:国家疾控中心对6城市调查显示,41%的学生“每天吃2次以上”零食,学生常吃的零食中,膨化食品(超过40%)、碳酸饮料(42.9%)占比较大;而据重庆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重庆6-18岁学生营养过剩检出率为14.96%,其中超重9.44%、肥胖5.22%;……
提高校园餐食营养,首先应明确学生营养标准。屈谦呼吁,在《国家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层面的学生营养标准,鼓励并指导各省市建立地方性的学生营养标准。他建议制定推广学生营养食谱,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发育的营养需求,结合当地饮食资源和饮食习惯,开发一批成本合理、科学营养的菜谱指导目录。
考虑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长期性,屈谦呼吁“强化学生营养监测评估”,建立教育、卫生部门的联动机制,健全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评估体系,通过体检、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动态跟踪监测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屈谦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及家长实际获得营养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公众媒体,其中广播电视占比83.4%,他建议尽快建设科学性、权威性较强的营养知识普及平台,切实加强营养知识全民教育。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