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12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休闲
版面翻页
休闲
04

驿路暖色

本报记者 黄笛森/文 通讯员 瞿明斌/图

初冬时节,在寒风吹拂下,大地似乎还挣扎着要在被披上单调的银装之前,展示其最后的绚丽。

这不,在距南川城区仅20余公里的三泉镇,就有一个古老的小村落,虽历史沧桑,却仍在这个冬季尽显出多彩与生机。

小村落依山而建。在山的一处崖壁尽头,一块巨大的岩石悬在半空,岩石下的台地上供奉着一尊观音,因此,历代村民称其为“观音岩”,此村也得名“观音村”。

观音岩下方,一条青石板路蜿蜒着通向冬日午后宁静的老街。老街长不过200米,两旁的青瓦房错落有致,朱漆木门和窗户泛着岁月斑驳的光影。走在老街上,客栈、杂货铺、酒馆……虽然换了最初的主人,但依稀还能寻到旧时的印迹。

在街口,一位热情的老汉邀我们走进他那用石块、黄泥垒起的老屋,品他现烙的外酥里糯的甜面糍粑,同时,听他述说一段老街曾经的繁华:“明代以来,这里就是川黔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想来千百年间,有多少行者翻山越岭,在饥寒交迫之际于这悬崖绝壁间,峰回路转般走进这条小街,是何等的惊喜。围坐在暖意融融的火盆边,唇齿间弥漫着热络的糯香味,一路沧桑尽散。

走出老街,登上一坡台阶,就能俯瞰整个观音村。错落有致的青瓦间,几棵柿子树的枝丫已越过屋顶,黄橙橙、沉甸甸的杮子挂满光秃秃的枝头,随风摇曳,却在这铅灰色的冬日为古驿站凭添了几分喜色。

走出老街,路边的房屋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片泛白的芦苇及一簇簇红彤彤的火棘。在远处山林若隐若现的红的、黄的彩叶映衬下,初冬的观音村显得格外绚丽。

穿过低矮的丛林,绕过层叠的山石,走进村子的另一隅,会发现还藏匿着一个观景的绝佳境地。在这片临崖的宽阔草地,支上帐篷,仰望星空,从村子另一方隐约传来鸡鸣狗吠。随后,便可静静等待着眺望对面金佛山的壮丽日出了。伴着初升的红日,寻着远方升腾的缕缕炊烟,背上行囊再次踏进苏醒的古驿站去觅得一份热腾腾的早餐。

若这充满生机与绚丽的初冬古村落还未让你感到尽兴,也不妨继续驱车沿着盘山公路前行10余分钟,前往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感受万亩彩林的壮阔,踏着林中各色落叶铺满的道路,放慢脚步,尽情地去深呼吸……

观音老街

 

相约暖阳

 

芦苇夕照

 

一抹火红

 

杮子熟了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