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院搬迁记
通讯员 谭华祥
“我们这院子起码有上百年历史,大家与大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下子要搬出去住真还有点不愿意。后来通过孙主席的政策宣传和各级干部的反复开导,考虑到整体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想通了!”12月5日上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建峰村“全家大院”正在忙着搬运家具的黄大哥乐呵呵地说,再过一年半载就有巴渝民居风格的新房子住了,那是多么幸福啊!
这是“全家大院”和谐搬迁的一个场景,更是各级干部采纳该县政协委员建议关注民意、情系民生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让大家看到了中益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作为土家风貌传统民居的“全家大院”,居住着14户土家山民,但传统的种养模式只能解决基本温饱,不少人甚至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全市深度脱贫攻坚战号令下达后,发展民宿旅游的东风吹进了土家山寨——依托“大黄水”旅游区,利用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太阳湖、大风堡自然保护区等周边景区集聚人气,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农家乐,打造民宿客栈,发展民宿旅游。“全家大院”改造升级就是民俗旅游建设项目之一。
“要我们搬出去住,坚决不得干!”“就是把居民点修好了喊我搬去住,还看我高兴不高兴哦!”“莫看这旧房子,我觉得住起很安逸,和它有很深的感情,不得搬!”……
“全家大院”搬迁的决定还没有完全定板,居住在院子里的居民们就炸开了锅。
中益乡所在的沙子片区政协小组负责人获悉“全家大院”搬迁矛盾的信息后,及时组织片区委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向中益乡政府提出了通过向居民算账对比、政策宣传等确保和谐搬迁的建议。
“既要把工作迅速推进,又要让群众发自内心地接受,这就需要大家动脑筋。”收到政协委员的建议后,中益乡召开了专题会议,该乡党委副书记谭雪峰要求大家从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入手,充分发挥“亲情链”“感情链”的作用,最终达到和谐搬迁的目的。
按照搬迁工作务必“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宗旨,乡政府驻村干部、市县派驻工作队队员、村组干部,或单独走访,或共同座谈,或进村入户,或上山下乡,从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各级领导的关心关爱、中益乡整体发展的需要以及致富奔小康的宏伟蓝图入手,反复讲解、算账对比,始终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真心实意地把搬迁工作作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真没想到,搬迁工作进行得如此顺利!”“凡事都如此,只要我们带着真情去做工作,群众都会支持!”12月5日,石柱县政协主席孙开武来到全家大院指导搬迁工作时,发出由衷感叹,对“全家大院”的和谐搬迁深表认可。
中益乡党委书记谭燕子说,拆迁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任务艰巨,但只要大家坚持走群众路线,形成上下一盘棋的格局,就一定能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