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12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在一首诗边长大

□ 作者 文猛

在千枝万叶的长江树上,有一枝桠叫浦里河,浦里河的源头叫天缘河。天缘河的河边有一所没有封面的小学,叫天缘小学。

1975年9月1日,阳光灿烂,和我的心一样,我背上向往已久的书包,走进天缘小学。天缘河从我的家乡出发,开始他走向浦里河走向长江走向大海的河生,我从河边的小学出发开始我的学生和河一般曲曲折折的人生……

学校没有封面,我们也没有老师,安排给我们上课的王老师生孩子啦,给我们领新课本的老师路过天缘河时踩滑了,人和课本随河而去。老槐树上的破木犁敲过一遍又一遍,校园此起彼伏的读书声响过一潮又一潮,校长才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校长说,没有课本,我们来学一首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诗是从我们家乡走出去的大诗人何其芳写的。

后来才知道,诗人和我们隔着一座山,同饮一河水。后来才知道,这个著名的老乡诗人何其芳在1977年7月24日就永远离开了我们,那时我已读小学二年级,已经能够背诵和默写那首著名的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跟着校长读着黑板上的诗句,那些字我们一个也不认识,每一句都像新雨后的山村,每一句都像严冬的太阳,每一句都像父母抚摸着我们脑袋时候的叮嘱和鼓励。读书声从教室响起,汇入校园,汇入天缘河谷,汇入秋天高远的天空。窗外的河谷明艳艳的,我们的心也明艳艳的……

这是我见到的第一首诗,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篇课文,这是永远刻印在我心中的校园的封面——

没有玻璃的木条窗挡不住寒风的凄厉,我们挤成一团取暖,我们大声朗读,让声音赶走心底的寒冷。

缺纸少笔的上学,我们在河滩上练字,我们在黄土上演算——

最难熬的是漫长艰辛的上学路:

从家门到学校,写在纸上是六个字,走在路上是山梁小河乱坟沟。山梁再高,脚步丈量着山梁。河滩再险,同学们的手大人们的背让我们趟过小河。最艰难的路段就是举着火把走过那片大人们也十分畏惧的乱坟沟,密密的树林,长长的沟谷,恐怖的磷火,加上那些太多太多的乡村鬼怪故事,那片乱坟沟成为一生永远无法抹去的噩梦主题。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不知谁最先大声朗诵出这句诗,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我们朗诵着诗,走过乱坟沟,我们的心不停留在乱坟沟,停留在我们心中就是那阳光般明艳的诗和阳光般明艳的力量。阴风没有了,磷火没有了,我们忘记了四面透风的教室,忘记了肚中的饥饿和山村的寂寞,激荡我们心中的只有那铿锵茂盛的诗行和踏着诗歌节拍的步伐。

诗歌声响起乱坟沟,村里人说,孩子们上学了。

诗歌声响起乱坟沟,村里人说,孩子们放学了。

这是那个年代村庄的一道风景,村庄的两道钟声……

小学路很长,中学路更远,乡村学校的黑板前永远摆着两双鞋子,一双草鞋,一双皮鞋。老师们说,从乡村到城市只是两个词,很短。从乡村到城市,只是从穿草鞋到穿皮鞋,很长。

我是幸运的,初中毕业考上了师范学校,给了我告别乡村穿上皮鞋的机会。

我是不幸的,同着所有的一代中师生一样,三年中师学习之后回到的还是我的乡村,我成了那所建在浦里河边狮子包上的乡办初中学校老师。

学校建在一片密密麻麻的坟地边,不同于当年乱坟沟的是,一个在沟谷,一个在山包。十年寒窗苦读,渴望过上一种不同于父辈的生活,最终回到的依然是原点,心如同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凄凄惶惶。坟地中突然传来一阵狐狸的叫声,伴着冷冷的秋雨砸在屋顶的瓦片上,我的心凉透了。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诗句从心底涌起,诗的阳光一下照亮了我草一样颤抖的思想,有学生等着我上课,有作业等着我批改,有一群和我当年一样要靠着知识去改变命运的山里孩子等着我给他们人生的微风和阳光。

把自己的心思朗诵在一首诗里,诗声会像风一样把心思传达到要去的地方……

浦里河的前方是长江,长江的前方是大海。

从天缘河到浦里河再到长江边的这座城市,人生的努力和奋斗圆了我最初的梦想。穿着皮鞋走在柏油路上的感觉给了我成就的喜悦,我以一个农民般的满足感欣享着城市的一切。河不能停步,人生也不能停步,于是在人生的秋天迎来的不是秋天的收获:一篇篇自己也不满意的文章让中国作协拒之门外,一次次提拔上进的机会失之交臂,还有银行的欠账单、孩子的就业难、医院的体检卡……

站在长江边,望着江水奔涌向前流向大海,突然感到人生之秋的失落和恐惧,举起一杯酒想把自己麻木,朦胧中耳边响起的还是那阳光般的诗句: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诗人何其芳,最懂我心思。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