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12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做足精准补缺“绣花”功

黔江区政协民主评议扶贫攻坚工作

本报讯 “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部署新要求,少做表册上墙‘花架子’,多做精准补缺‘绣花’功,实实在在实现深度贫困村整体脱贫、脱贫成果有效巩固提升。”近日,黔江区政协主席夏于峰主持召开会议,对该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民主评议,部分区政协常委、农业界别委员及评议调查组成员参加会议,对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建言献策。

黔江区是国家确定的武陵山集中连片重点贫困地区,早在“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土家族、苗族人民就首创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国家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2014年底,该区有65个贫困村、11430户贫困户、40641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8.1%。近三年来,黔江区通过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层层完善领导责任机制、目标任务倒逼机制、督查考核问责机制、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深度贫困到全面脱贫的“蝶变”。至2016年底,该区6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9452户36837人脱贫,贫困人口减少至2060户7509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2.93%。今年7月下旬,接受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检查,评估检查组认为,“黔江区错评漏评情况少,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亮点比较突出,群众真诚认可、满意度高。”11月1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黔江区在内的全国28个贫困县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11月3日重庆市委同意黔江区退出“国家贫困重点区县”。

“全面消除贫困还任重道远,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更加注重深度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退出,建立灵活机动的动态调整机制,防止‘轮流坐庄’‘雨露均沾’现象。”该区政协常委汪升平建议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脱贫巩固工作。

“要把各级干部的精力集中在精准、做实、见效上来,少做资料汇报、表册统计、图像上墙的‘虚功’,多做群众满意、接地气的实事,在筑牢基础上‘提领子’‘扣扣子’‘钉钉子’。”来自基层的农业界别委员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不以表象打分,而以实际成果说话。

“完善水电气路、通信网络等硬件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均衡发展。”“建议对‘农转城’回不了村、享受不到扶持政策的‘边缘’贫困人员进行精准识别,纳入贫困对象精准施策。”“更加注重智力扶贫和精神扶贫,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做硬基础、做强产业、做优文化、做美环境,把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个贫困群众。”……曾昭凯、李世波、王志敏等委员建议围绕农村发展薄弱环节补短板、造“血库”、增动力。

“政协委员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展调研视察,发现‘三农’工作的薄弱环节,找准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切实为党委、政府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夏于峰认为,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政协常委会、全体委员要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己任,为农村优先发展汇聚政协智慧和力量。

夏于峰建议,要坚持当前脱贫与长效巩固、区域发展与精准到户、持续输血与稳定造血、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四个结合”,突出基础设施、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培训就业、医疗救助“五个重点”,强化驻村结对帮扶、资金整合监管、舆论宣传引导“三项保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实在的措施,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郑友向)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