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点燃青少年科技创新梦
通讯员 赵 军
11人次和23人次分别荣获国际级、国家级青少年发明奖,260余件学生创作发明获国家专利,32人次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奖,17人次在全国宋庆龄少儿发明奖中获奖,18人次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178人次在全国小实验家大赛中获奖,4人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提名奖……
一串串闪亮的数据,展现了忠县五年来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也见证着忠县政协“第8号重点提案”从产生、督办到转化为成果的全过程。
会前调研,一件聚众智的提案
2012年初,时任忠县科委主任的唐代文心里一直牵挂着一件事,她找来县科委副主任田玉峰叮嘱道:“县里‘两会’召开在即,你马上组织科技界别委员开展调研,争取通过提案呼吁设立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
接受任务后,田玉峰迅速制定方案,一场为“两会”热身的调研活动迅速拉开帷幕。“全县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得怎么样?”“科技教育师资配备是否合理?”“乡村学校有没有科技实验设备?”……委员们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教委、科协以及部分学校认真开展调研,收集意见建议。
“那段时间委员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也经常加夜班,汇总大家反馈的情况,反复修改提案初稿。”田玉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以设立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为内容的提案很快出炉,被正式提交到政协忠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令委员们高兴的是,这件提案得到忠县政协高度重视,被确定为当年“两会”的第8号重点提案。
有力督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诞生
“如何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推进忠县素质教育改革创新和均衡发展,如何下大力气打造重庆教育强县,设立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就是促进解决这些问题的出发点。”2012年2月,已当选为忠县政协副主席的唐代文,主动认领督办“第8号重点提案”。
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协商会,提请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争取主席会专项视察……在政协的有力督办下,县财政、教委、科协、科委等单位很快达成一致意见,这件重点提案距离落地越来越近。
6月26日,忠县科协向县政府提交《关于设立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的请示》。
8月8日,忠县科协就提案办理情况向县政协详细回复,并拟定了奖励办法等初步方案,提请政协协商。
县政协乘势而上,组织委员们继续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相关单位、学校、科技老师和学生代表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提案委、政府办、科协、财政局、教委、科委、人社局、团县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反复研究和修订评选办法和工作细则。
令委员们欣喜和振奋的是,8月16日,县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正式审议通过了《忠县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设立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的请示》,并赓即出台了《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据了解,该县明确每年召开一次该奖项的全县评选表彰大会,并设立每年高达10万元的奖励资金,相关工作经费和奖金纳入县财政预算。
春华秋实,青少年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2013年6月8日,首届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表彰大会召开。在表彰大会上,授予谢雨希等3人首届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成小其等3人首届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提名奖。
“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的设立,让忠县各中小学校掀起了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潮,教科技、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忠州学校校长陈世廷感慨地说,“科技的引领,培育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光阴荏苒,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走过春华秋实的五年。据统计,五年来,忠县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该县参加国际、全国、市县级科技比赛的学生达两万余名,获奖学生达3601名,忠州中学、忠县中学、忠县实验小学等被市教委、市科协评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凝聚着委员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忠县科技教育写上了浓重的一笔。”忠县科协主席张建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