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1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龙坝村来了民革人

通讯员 刘 辉

“王主委,冯坪乡政府打来电话,说下了6年来最大的一场雪,路上结了冰,车子很可能上不来,建议这次就不要上去了。”

“我们已经告诉了乡亲们,会去看望他们,车子开不上去,我们走也要走上去,不能让他们失望!”

寒风凌冽、大雪纷飞,近一尺厚的积雪封锁着道路。1月5日,带着对奉节县冯坪乡龙坝村的牵挂,民革重庆市委主委王新强率队前往龙坝村开展慰问,恶劣的天气没有挡住他们上山的脚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龙坝村的困难就是民革重庆市委的困难,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共同面对脱贫路上的每一个难题,与你们一起共同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这是我们的承诺!”面对着群众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王新强话语铿锵。

龙坝村位于奉节县冯坪乡西部,幅员面积9.73平方公里,最底海拔1070米,最高海拔1400米,山多地少,土壤质地差,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的建卡贫困户有100户35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4.25%,是一个群众文化程度低、无骨干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典型的贫困村,脱贫难度大。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正式打响。同年2月,民革重庆市委被纳入重庆市扶贫集团成员单位,开始承担对口帮扶奉节县工作。从此,民革重庆市委就与冯坪乡龙坝村全村老乡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并与全村签定了《帮扶工作目标责任书》,与全村老乡一起奋力脱贫致富。

优质教育资源送进小山村

其实,早在2014年民革重庆市委就与冯坪乡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民革重庆市委是重庆警备区扶贫集团成员单位,奉节县冯坪乡是民革重庆市委2014年的对口帮扶乡。

2014年11月25日,民革重庆市委联合民革南岸区委在冯坪乡明堂小学举行“情系大山深处、山区教育慰问帮扶活动”,向该校捐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图书室书架、桌椅、图书,捐资2万余元整修图书室。还邀请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邓志勇和北碚区朝阳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邓宪英两位民革党员分别献上了“小学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专题讲座和小学六年级作文课堂教学优质示范课。

当接过“中山图书室”牌匾的时候,明堂小学校长刘少银紧紧地拉着民革南岸区委副主委吴晓静的手,感激之情尽在不言中,受助的学生们用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注视着每一位好心人。

“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就要搞好教育,我一定当好桥梁纽带,在民革重庆市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好奉节县冯坪乡副乡长、民革党员双重身份的作用,让主城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走进山村!”作为整个帮扶活动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黎明怀着激动的心情说道。

为配合民革中央妇青会课题组农村贫困地区营养改善计划执行情况的调研,民革奉节支部班子成员经常到辖区各个学校走访调研,完成《民革奉节支部关于奉节县中小学生营养午餐调研的报告》,并作为子报告报送民革中央妇青会。民革中央根据民革重庆市委、民革南岸区区委、民革奉节支部的调研成果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实施“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建议》,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

魔芋产业带动整村脱贫

2016年,民革重庆市委在龙坝村调研中了解魔芋种植面临的困难,村民们纷纷向调研组诉说种植的艰辛。民革重庆市委调研组返回重庆后立即前往西南大学,请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民革党员教授为龙坝村进行土壤测评,寻求魔芋种植的科学方法。

随后,民革重庆市委在龙坝村组织开展“因地施策送技术、结对帮扶显真情”活动,特邀中国魔芋协会会长、西南大学魔芋研究中心主任张盛林教授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现场示范魔芋种植的前期翻土、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后期管护等技术,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过去,我种的魔芋熬不过冬。听了张教授的指导,现在魔芋成活率90%以上,也不生病,真是太感谢他们了!”龙坝村魔芋种植户张大娘喜悦地说道。

“要让老乡们种上优质魔芋,最好是能形成产业效应,走上产业发展脱贫之路。”王新强每次见到龙坝村村民,都不忘鼓励他们树立产业脱贫的信心。

据统计,3年来,民革重庆市委共出资18万元为龙坝村的贫困户购买优质魔芋种子、肥料和农药,既实现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使魔芋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共组织龙坝村贫困户种植魔芋1000余亩,积极推动龙坝村其他有条件的农户在全村推广魔芋的种植,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感谢民革重庆市委的帮助,龙坝村脱贫了!”民革奉节县支部主委张昌龙得知龙坝村通过了2016年整村脱贫验收后,迫不及待地向民革重庆市委通报喜讯。2017年2月,民革重庆市委被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特别贡献单位”称号。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群众获得感

2017年8月16日,民革重庆市委调研组赴龙坝村实地调研产业发展、交通道路、公共文化广场建设情况,并在奉节县召开扶贫座谈会,听取县农委、县林业局、县交委、县文化委和冯坪乡负责人介绍该县以及龙坝村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效出谋划策。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乡村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这个问题在龙坝村比较突出。”王新强强调,要切实做好龙坝村基础设施配套可行性方案,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经过民革重庆市委和民革奉节县支部的共同努力,2017年共协调落实资金37.5万元。其中,15万元用于修建占地面积840平米的龙坝村群众文化广场——团结广场;22.5万元用于修建龙保拆并村4.5公里通达路,当年11月12日正式动工。

龙坝村的西南部与兴隆镇龙门村隔河相望,河心需架设长100米、高10米、宽6.5米的桥梁才能打通断头路,形成冯坪乡、兴隆镇的旅游闭合圈,就可以充分挖掘龙桥河境内旅游资源,开发龙桥河10道沟的美丽景点,为打造万人次旅游景点打下基础。民革重庆市委指导民革奉节支部极积向当地党委政府争取龙坝村至龙门村“双龙”公路的建设,为此民革奉节支部撰写了《关于及时修建冯坪乡龙坝村至兴隆镇龙门村双龙公路的提案》并被县委、县政府采纳,纳入了2018年奉节县公路建设规划方案。

据悉,自2014年以来,民革重庆市委先后为冯坪乡卫生院捐赠了价值3.5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当地紧缺的部分医疗药品;组织党员医疗专家为当地群众进行义诊;慰问贫困学生30人;慰问贫困户175户次,共计发放慰问金6万余元,慰问品价值15万余元。民革重庆市委还提供资金1.3万元,对涉及全村82户群众、农田面积600多亩的堰渠进行整修,解决了堰渠灌溉问题。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