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1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魅力白帝城

□ 作者 钱昀

余秋雨在散文《三峡》中写道:“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这句流露出他对白帝城的钟爱之情。

白帝城是长江三峡第一站。这是一座山水之城,站在山峰上可以看见十元人民币所显现的宏大背景;这又是座文化名城,刘备白帝托孤,李白朝发白帝,都发生在这里。白帝城为三峡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与一缕浪漫的诗情,这样的开头怎么会不漂亮呢?

我第一眼看到白帝城,是在游船上远望。白帝城是一座孤零零的江心小岛,岛上林木葱茏,唐代诗人高适笔下的“白帝城边古木疏”的诗句在今天也依然寻觅得到踪迹。游船缓缓地从白帝城驶过,岛内云雾缭绕,亭台楼阁隐约可见,令人浮想联翩。

从游船下来,进入白帝城景区,白帝城依山而建,在三峡大坝未蓄水时,前临滚滚长江,背靠莽莽巫山,雄踞着水路和陆路的要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峡蓄水之后,白帝城宛在水中央,一座风雨廊桥把孤岛似的白帝城与陆地连接在一起,这条风雨廊桥若一条彩带把我们送到了白帝城内。

走进白帝庙,迎面的托孤堂立刻让沧桑历史浮现在眼前。托孤堂内有一组人物雕塑,还原了千年以前“刘备托孤”的场景,十几个蜀国的文将武将分站两侧,有的面色凝重心事重重,有的掩面而泣悲伤不已。一群游人挤在托孤堂前,围着年轻的导游,听她讲刘备托孤的故事。而我的目光却遥望着白帝城外浩瀚的长江水,刘备真正的托孤之地在老奉节城的永安宫内,那里已经永远地埋没在江水之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刘备出师不利,最终命丧白帝城,留下了千古遗恨。

走出白帝庙,沿着山峰上的小路登高远望,可以看见十元人民币背景中的夔门,那个叫“赤甲山”的山体太过于惊心触目,它通体红褐色,垂直于长江之上,宛如一道正在打开的石门,蓄水后的长江水变得平缓而沉稳,内敛而端庄,仿佛历经了人生的春秋,不再留恋,不再彷徨,不舍昼夜,一路东流而去。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写的这里。三峡特有的壮美风景,吸引了历代著名诗人,留在白帝城的诗句太多了,不仅李白、杜甫写过,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临白帝城,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优美诗篇,也许就在我们不经意行走间,脚步就会与这些大诗人走过的足迹重叠,我们还会在他们留下的诗文里,去品味白帝城特有的古韵和魅力。

而在这些诗句中,传诵最广的就是李白《朝发白帝》,当年的李白是作为一名罪人在流放途中经过了白帝城,他流放目的地是偏远的夜郎,他以为会在那个莽荒之地面对孤苦无边的生涯,谁知他的命运在白帝城有了转机,他接到了皇帝大赦天下的圣旨,从囚犯一夜间恢复了自由之身,第二天清晨,他迫不及待地登上木船,向着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挥挥手,坐船向江陵而去,他在船上写下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锦绣诗句一如滔滔江水流传至今,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灵魂,白帝城也因而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

如今李白乘坐的那叶轻舟已不见踪影,长江上来往的是豪华邮轮的身影。轻舟虽不再,但是彩云还在,万重山还在,两岸猿啼也还在,似乎是为了印证“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古诗,白帝城内的山路上,到处是灵动活泼的猴,它们极通人性,游人把镜头对准它们时,猴儿们不躲不避,大方地摆拍,或仰天做沉思状,或安静而忧郁地端坐着,在游人们意犹未尽之时,它又从容地滑到悬崖下,留给我们一个清高决绝的背影。历经千年风雨的白帝城有了这群可爱的猴,淡化了历史的沧桑,而富有自然的野趣。

此时山风吹来,我仿佛听到刘禹锡在白帝城写下的那首传唱千古的歌谣: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多么美好又素朴的情诗啊,白帝城有了这些古老诗词的滋润,散发出艺术文化的永恒魅力。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