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红十字会:
“博爱送万家” 温暖再启航
黄笛森 摄
一年一度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是红十字会倡导实施的人道主义救助品牌活动,是各级党委、政府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的有益补充。今年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重庆市红十字会再创新路,联合新浪重庆、西南医院、画家刘春田一起共同策划了红十字“博@”计划。
向困难群众发放公益福盒及慰问金
“博爱送万家”带来浓浓暖意
虽是隆冬时节,但1月10日上午,重庆市红十字会在机关会议室举行的“博@”计划暨“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会,却暖意浓浓。当天参加启动会的除了各区县红十字会代表、受助群众和学生代表、红十字募捐箱设置单位代表、社会组织代表以外,还特别邀请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红十字志愿者代表、社会公益组织代表。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吴静出席活动并讲话。
在当天的启动会上,对红十字“博@”新年福盒进行了展示和解读,通报了2017年重庆市红十字会募捐筹资情况,向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代表发放了人道救助金并赠送了“博@”新年福盒。
据介绍,此次红十字“博@”计划内容包括“送温暖、送祝福、送知识”三个部分。
一是送温暖。市红十字会总共筹集价值227.94万元的救助物资。其中包括6400个装有棉衣、棉被、毛毯、大米、糖果等慰问物资的温暖包、3000件棉衣。加上各区县红十字会的自筹物资,都将于春节前在39个区县陆续发放,这将使我市约10000个贫困家庭受益,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包括红十字会的爱心与关怀。
二是送祝福。此部分由重庆市红十字会、新浪重庆共同联合发起,联同重庆艺术家刘春田创作的“博@”福盒,在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中发放到红十字志愿者、器官捐献者家庭、困难群众家里和红十字青少年手里,以传播红十字精神并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
三是送知识。市红十字会还会将一批红十字应急知识图书送到学校、社区和千家万户,让群众在阖家欢聚的同时,也不忘记学习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为实现健康重庆贡献一份力量。
吴静在讲话中回顾道,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指导支持下,重庆市红十字会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导向,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广泛开展备灾救灾、博爱救助和救护培训,稳步推进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不断加强骨髓库建设,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有力地维护了最易受损群众的利益,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重要助手作用。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重庆市红十字会共募集救助救灾款物13166.472万元,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70万人次,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5623人份,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6例,全年实施器官捐献109例,捐献328个器官,挽救了312位患者生命,实施遗体捐献303例,实施角膜捐献260例,救助大病儿童353人次,对6602名急重危伤病患者实施了疾病应急救助。全年发放救灾救助及公益事业项目援建款物9908.862万元,工作覆盖全市39个区县(含万盛经开区),受益群众近200万人。人道救助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为红十字志愿者发放公益福盒
来自博爱行动的温暖故事
“我和妹妹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靠开出租车来供我和妹妹念书,一家人过着拮据、平淡的生活。但是,有爸爸在的日子,我们的家是温暖的、幸福的。然而……”在当天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会上,正在重庆邮电大学读大二的陈裔,作为特别嘉宾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陈裔的父亲陈仁斌是我市首位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的出租车司机,也是重庆出租车爱心车队的5号的哥。2016年6月24日,陈仁斌在接车途中突发脑溢血,深度昏迷,经过两次开颅手术等医治无效死亡。父亲的突然离世,无异于晴天霹雳,让陈裔和年幼的妹妹难以承受,倍感孤独无助。
正当兄妺俩不知所措、特别迷茫之际,红十字会的两位阿姨出现在他们身边,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好心人也向他们伸出了援手。两年来,红十字会的几位爱心妈妈分别认养了他和妹妹,她们像家人一样持续不断地关心和照顾着兄妺俩。每学期开学前总是会把学费提前用微信转账给他们,过年过节还会把兄妺俩叫到家里一起吃团圆饭,给他们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带他们一起出去游玩,兄妺俩终于又找回了家的感觉,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红十字会几位爱心妈妈的开导、陪伴和关心鼓励下,陈裔和妹妹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渐走出失去父亲的阴影,阳光的笑容又出现在他们脸上。现在,兄妺俩不但摆脱了生活困境,还在学习上有了很大长进,去年陈裔以优异成绩顺利考上了大学,并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妹妹也顺利考上高中。
“在红十字会叔叔阿姨的关心爱护下,我和妹妹的学习生活跟其他孩子没有差别。我们再也不会为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去发愁了,也不会担忧没有人疼爱了。”陈裔表示,今后会继续努力学习,更要向红会妈妈学习,做一个讲奉献、有爱心的人,长大成人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希望能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去传播红十字精神,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陈裔两兄妹受到红十字会的关爱、帮扶和救助,只是我市红十字会持续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的一个小小的事例。
据介绍,2017年市红十字会大力实施博爱系列活动,深入推进博爱家园项目建设,实施博爱家园项目36个,1110万元。持续实施博爱助学项目,全年实施中小学生博爱助学29期,资助676人,资助资金33.8万;实施贫困大学生博爱助学活动,资助100人,资助资金50万元,举办红十字博爱班,资助120人,资助资金24万元,全年博爱助学资助资金107.8万元。广泛开展“博爱送医”活动,加强对冠名医疗机构的管理,指导全市红十字冠名医疗机构开展人道救助工作,开展为困难群众免费送医送药活动,减免挂号费、检测费1.2万人(次),减免费用达50余万元。
“博@”公益福盒
有“博”有“@”更有爱
1月10日以来,红十字人的微信朋友圈被重庆市红十字会推出的三幅以“人道、博爱、奉献”为主题的插画作品刷屏,三幅作品的主题分别是传播红十字文化和精神的“春天来了”,传递人体器官捐献者大爱精神的“爱的星球”,以及歌颂红十字志愿者的“志愿者之歌”。内涵丰富,画面唯美,文艺范十足,引来一片赞誉。这是重庆市红十字会2018年“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携手互联网的一次有益尝试与突破。
以“@”传递爱,@是一个符号,在互联网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有链接、传递、分享等多种含义。重庆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毛荣志介绍,“博@计划”有两层含义,一是谐音“博爱”,传递红十字精神;二是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广泛分享,传播爱和温暖。
以“互联网+社交媒体+公益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为宗旨,重庆红十字会联合创意画家刘春田和新浪重庆,共同策划制作了一批有创意、易于传播的红十字公益宣传品。其中就包括那三幅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画作。
重庆市红十字会与新浪重庆合作,将这三幅插画作品延展为线上的手机壁纸、海报等产品,以及线下的包括年画海报、手账本、台历、挂历、书签、博爱红包等产品在内的“福盒”,在往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重庆市红十字会的公益品牌形象和红十字人道精神的传播,创新以“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助力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活动中,新浪重庆将利用新浪微博的传播优势,全程进行亮点预设、跟踪报道、媒体发酵等宣传推广工作,从而吸引全社会关注参与,进一步提升重庆市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博@’计划是对‘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的创新,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红十字会形象的树立和红十字精神的传播。”毛荣志表示。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之年。市红十字会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真诚传递关爱,用爱心编织和谐,共同为构建团结、友爱、互助、平安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欧阳修美 白洁/文 重庆市红十字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