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的智库行动
重庆虽地处西南内陆,但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重庆考察时就提出,希望重庆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近年来,市政协认真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的定位和要求,以大通道、大物流、大平台等为切口,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上集智聚力,积极建言献策,提升重庆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
畅连对外大通道
继2016年1月,习总书记在重庆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同年 5月,市政协随即启动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调研。31个专题调研组,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大都市建设、着力创新驱动和加快生态屏障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完成了34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同年9月,市政协常委会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重点协商。
“集聚创新人才,为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支撑”“重庆做好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同发展的科学理念,扬长避短,分类施策”“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庆要立足‘全域意识’,统筹规划建设;坚持梯度发展,提升沿江各省市产业关联度;打破行政隔阂,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条条建议都体现了市政协常委们对重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关注。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除了利用好长江黄金水道这一天然水运通道外,公路、铁路、航空多种通道的建设,也是对外开放的硬件要求。2017年6月,在重庆江北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建成投用之前,市政协委员对其建设情况开展了年中视察。“新建的东航站区及第三机场跑道,对于重庆民航来说将是一个新的起点”“重庆机场可以尝试与更多机场结成姐妹机场,在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上互联互通,另外也可以尝试与港澳合作,加强通关便利”……视察中,委员们对即将投用的江北机场第三跑道、东航站区啧啧称赞,也为我市民航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随着江北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的建成投用,重庆对外开放的大通道格局逐渐成型,向西、向东开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南向开放相对滞后。2016年11月,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团对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设情况开展了年度视察。设立于2009年的重庆公路物流基地,被定位为重庆工业原料集散中心、西南地区重要陆路物流配送平台、东盟——重庆国际物流大通道集疏运基地、重庆市重点物流园区。在视察了重庆华南城、公路保税物流中心和京东电商产业园后,委员们针对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的建设,提出将其打造为打开东盟物流大通道的桥头堡目标,为南向开放提供了新的思路。
聚焦物流新体系
2017年11月,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八大战略行动计划,其中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战略行动计划与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密切相关。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是提升重庆对外开放水平的硬件条件之一,也是市政协2017年重点视察专题之一。
2017年11月,围绕“加快构建重庆现代物流体系”这一主题,市政协前往沙坪坝重庆西部物流园等地开展视察。重庆西部物流园是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保税物流园区,是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始站、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委员们通过实地调研、视察,提出要抓住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机遇,发挥好民营企业的作用,提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然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物流运输发展就能实现,还需要大通关建设、口岸经济、服务贸易等各个环节协同合作相互促进。为此,五年来市政协一直持续关注,下足了功夫:
2014年5月,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前往重庆果园港口进行实地调研,为加快推进重庆口岸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2014年11月,市政协又前往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保税区水港功能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重庆铁路口岸、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西永综合保税区、白马斯德保税展示交易商店,通过看、听、议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了解我市服务贸易与口岸经济发展情况。委员们也以完善口岸经济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培养相关人才、结构转型升级等问题为切入口,为我市服务贸易与口岸经济提供了有价值、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五年来,《关于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的意见建议》《小车推出了大物流》《新疆口岸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等一批有见地、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见证了市政协助力重庆物流和口岸经济建设的汗水与智慧。
拓宽开放大平台
2016年8月,重庆获批设立自贸区,为重庆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新机遇。如何抓住机遇,用好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委员们行动起来。
两江新区是重庆自贸区核心区,也是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2017年11月,市政协前往两江自贸区招商服务大厅、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和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对重庆自贸区建设情况及两江新区对外开放发展情况开展年度视察。
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打造两江新区市场综合监管平台等服务,颠覆了委员们对市场监管职能的认识,也激起委员们对自贸区建设的信心,提出“建议发挥两江新区的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产业、人才走进来,也助推本土产业迈出去。”
2015年11月落地重庆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的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也是重庆外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开放平台。2016年8月19日,市政协就项目聚焦的四大重点合作领域中的航空产业、金融服务业两大领域展开了调研。实地察看了江北机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中新互联互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中心示范项目管理局。
“目前中新示范项目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四个重点领域规划蓝图也正在编制,一批政策创新举措将陆续出台,渝新航线加密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在听取了项目介绍后,委员们为这一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了信心,建议打造并利用好这些对外开放的平台,加强人才、产业、技术的互动交流,促进重庆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