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爱的力量 打造慈善品牌
市慈善总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全力助推全市‘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力争用3年时间,将市慈善总会建设成为全市实力最强、口碑最好、群众最放心的慈善组织,成为全市慈善组织的领头羊和模范者。”去年12月28日,市慈善总会在重庆五洲大酒店会议厅举行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光磊为该会未来3年发展制定了目标。
据悉,为实现这个目标,今年,市慈善总会将在坚持构建以慈善扶贫为主,兼顾助医、助学、安老扶幼等济困救助新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打造慈善品牌、探索设立社区慈善互助金和开辟新的募捐渠道等慈善救助举措,不断开创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市政协副秘书长、市慈善总会监事长陈义华,市民政局副局长张维仑,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陈焕奎,市慈善总会副会长艾扬、况由志,副会长兼秘书长艾永玲出席会议。市慈善总会理事会全体成员、爱心慈善顾问(单位)、监事会成员等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
2017年 拓展善源结硕果
“2017年,总会市本级共接收捐赠款物5.36亿元,同比增长31.40%;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共支出捐赠款物5.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7万余人次,为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会上,刘光磊介绍了市慈善总会去年慈善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在助力脱贫攻坚、民生救助、拓展募捐源头等五大领域取得了好的成果。”
“我会全年用于脱贫攻坚的款物4.88亿元。”据了解,2017年,市慈善总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举措频频。引导力帆集团、中科控股和市福彩中心等企业、单位投入3550万元参与产业扶贫;该会投入450万元对云阳朝阳村对口帮扶,派遣工作人员赴胜利村开展帮扶,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该村产业扶贫;在石柱、云阳、巫溪、酉阳、城口等5个国家级贫困县试点设立了五支1000万元以上的大病救助基金;资助酉阳、石柱等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00名贫困学子上大学;组织全市2万多名慈善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扶贫。
在民生救助上,该会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为伤残军人、孤寡五保老人、孤残儿童、困难环卫工人送温暖,约400名困难群众受益。动员金科集团、永辉集团捐赠720万元慰问帮扶3000余名困难群众。动员企业、医院和社会人士出资助学、助医、援灾,涌现一大批优秀贫困学生、助学企业和援灾典型。
“2017年,我们大力拓展善款募集源头,一大批国有企业、在渝外资企业主动参与到慈善募捐工作中。”去年春节后,市慈善总会通过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联系、登门走访重点企业、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措施,一大批国有企业负责人纷纷表态支持慈善工作,该会实现市属国有企业扶贫资金捐赠4300万元。与此同时,一批在渝外资企业也主动参与慈善募捐,韩国衣恋集团、韩泰轮胎、德国克诺尔公司等外资企业实现捐赠额250万元。
为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慈善工作,市慈善总会创新慈善举措,特聘16位爱心慈善顾问个人(单位),与两江新区联合召开企业慈善公益座谈会,与市金融办联合召开在渝金融机构慈善公益座谈会,开展网络募捐,与新华信托合作设立重庆首个慈善信托。
通过这些努力,该会慈善募捐成果丰硕。全年新引进捐赠企业24家,新设立慈善基金18支,基金总规模达到近亿元。重庆小康工业集团、金科集团、国盛物业和国富沙磁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捐赠额更是在千万元以上。众多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加入到全市慈善工作中来。该会组织的“中华慈善日”大型扶贫济困捐赠活动上,72家爱心单位和人士举牌捐赠5.2亿元。
此外,该会狠抓自身建设,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内部管理的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审计2次,公开慈善信息1000多条次,全年工作经费支出仅占年度总支出1.36%,顺利通过市教育评估院基金会评估专家组5A级基金会严格评估,被评定为全市5A级社会组织。
2018年 唱响创新主旋律
“爱心零距离,慈善暖人心。这都需要我们创新慈善救助机制,有力实施创新举措。”在当天的会上,市慈善总会对2018年的工作和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和安排。
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慈善总会2017年慈善筹募工作考核激励暂行办法》《重庆市慈善总会重大项目评审暂行办法》《重庆市慈善总会短期资金理财及风险管理》制度。
这只是该会大力推行慈善工作规范化运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8年,该会将进一步完善总会内部管理制度,重点研究完善专项基金管理、网络募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各项规定与《慈善法》全面衔接,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照章办事。
“助力脱贫攻坚仍将是我会今年的主要任务。”今年,该会将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针对9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采取产业扶贫、大病救助、教育资助、资助贫困老人和留守儿童等措施,新实施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和教育培训扶贫项目,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支持他们利用自己的劳动和当地资源走上小康之路。
“慈善募捐是慈善救助的基础。创新设立慈善基金是2018年慈善工作重心之一。”该会将鼓励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设立各类慈善扶贫基金,助力解决贫困人口因病、因灾、因学等致贫返贫问题。该会将继续在贫困区县建立大病救助基金,力争5年内实现大病救助基金在贫困区县的全覆盖。支持爱心企业和个人设立各类慈善基金,探索设立社区慈善互助金等。大力开辟网络募捐、慈善信托等新的募捐渠道。引导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家族企业等通过慈善信托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积极研究探索知识产权、股权、证券等无形资产的捐赠、接收和使用。
该会还将探索开展慈善养老、扶老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建立社区友善互助新机制,并做好城市(镇)“干居民”特困人口救助。同时,该会将加强重点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在扶贫、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新领域,开展并打造慈善特色品牌项目,“2018年力争推出2—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如‘慈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