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美 让百姓舒心
—— 江北区政协委员助力石马河街道发展纪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特别是引导区政协委员等社会精英参与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党工委书记蒋中伟认为。
近年来,石马河街道充分发挥江北区政协地区委员组的力量,引导委员们走进社区,广泛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和建议,通过社情民意、提案、大会发言等方式,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助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将中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落到实处。
2017年5月6日下午14时,春夏之交的重庆,天气有些闷热。此时,江北区石马河街道苏家院的一排临街门市前,突然多了几个人,拍照、记录,走进前两天刚着过火的门市查看现场,走访周边门市业主……这让当地群众有些诧异。
原来,这是江北区政协委员王晓燕、余波等人前来调研苏家院棚户区消防安全问题。
苏家院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建的居民小区,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紧邻盘溪农贸市场。近10年来,当地居民利用废旧木材、旧砖、彩钢夹芯板、石绵瓦等简易建材,在一切可利用空间搭建数十间简易棚户,用作门市出租牟利。火灾隐患多,消防形势严峻。
“搞好群众安全生活、生产的宣传和管理;有关单位应加大违规违法力度的查处和处罚;加快推动苏家院棚户区的拆迁改造工作。”第二天,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关于消除江北苏家院棚户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建议》放到了江北区政协提案委负责人的案头。
第三天,江北区消防中队、石马河街道和其他有关部门都收到了这条社情民意信息。
不久,这些部门便与几位区政协委员坐到一起,共同协商如何解决苏家院棚户区的消防隐患。
这只是该区政协委员助力石马河街道发展的一个缩影。
“让委员走进街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关注民生改善;让委员融入街道助力产业经济发展,助力城市转型。”江北区政协石马河委员组组长、石马河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彬介绍。
近年来,石马河街道引导委员主动参与到基层社区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中,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促发展,走出一条引导社会精英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走进社区,关注民生改善
2017年11月17日上午,石马河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在街道负责人带领下,18名“两代表一委员”来此调研社区社会治理工作。
“希望街道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公平、公正处理各类违法案件”“依靠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及时收集、传递、处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街道党政一把手到社区党员干部、社工等,都要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推动社会治理方式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随后,针对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刘晓熹、刘旺、雷盛光、张正勇等委员提出建议。
这已是石马河街道去年第3次组织社会精英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每次都是区政协委员打主力。这已成为该街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惯例。
辖有12个社区的石马河街道,面积不到14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万人。街道老旧社区、拆迁安置社区、农转非安置社区多,城市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压力大。如何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现社区和谐发展,成为石马河街道中心工作之一。
“作为社会精英,区政协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会更熟悉民情,更了解民众需求,也会提出更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石马河街道负责人如是评价。
委员参政“有门”。在街道的组织下,委员组17名委员通过入户调查、电话访问、院坝会等形式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倾听居民诉求,掌握了大量涉及交通管理、社会保障、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第一手信息。
委员履职“有路”。街道根据17名政协委员的界别和专业特长,分别安排委员参加常委会议、视察调研、社会监督等活动近30场,通过委员组QQ群、手机微信平台、石马河街道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加强与委员的联系及交流,提出了一批涉及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委员监督“有力”。在委员们努力下,去年,《关于严管食品安全工作,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议》《关于推进江北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议》等33篇提案得到督办;《创新江北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调研课题为江北区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方向;《关于规范我市路桥费收取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江北区停车管理的建议》等13条社情民意信息被市、区部门采纳。
在组织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同时,街道还组织委员参与慰问帮扶等民生改善工作。
去年12月15日,南桥寺天下城广场人山人海。在该区政协委员的协调下,市中医院、石马河卫生服务中心、玉带山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单位组织20余名专家,组成医疗志愿服务队,为周边居民进行义诊。
2017年,在江北区政协委员的努力下,石马河街道组建了60余支这样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助力创建文明城区、“春联进万家”活动220余场次;组织各类特色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4430个,新增创业33人;完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体系化服务,近2.4万老人受益。
如今,社区和谐、邻里友爱、守望相助,已成为石马河社区和谐发展的“市民准则”;委员进社区关注民生,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融入街道,助力城市转型
“要依托字水中学、石子山体育公园、市中医院、江北仁爱养老服务中心等文、体、医、养资源,打造康体之路,发展康体产业”“将盘溪西路、滨江路打造成产业新区”……去年4月18日下午,江北区政协主席刘汉华、副主席夏代芳应邀参加石马河地区委员组调研座谈活动,听取委员们对石马河街道经济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017年,像这种区政协委员助力街道产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活动,石马河街道频繁开展。
“政协委员是社会精英,他们当中有经济领域的专家。我们充分发挥委员的优势,引导他们主动融入街道发展大局,为街道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李彬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在石马河街道引导下,区政协石马河委员组里的17名委员主动融入街道发展大局,走访调研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与街道共同提出了“滨江绿色宜居带、玉石新兴产业路”的产业发展框架,并着力打造“一城一园三街区”。
委员助力,成效明显。石马河街道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势头猛劲,逐步摆脱了老旧面貌。
石子山小样青年创业街区招商成果丰硕。目前已入驻创业创新企业108家,实现创业就业634人,“创客+”模式取得实质进展,累计获得市发改委等部门经费资助500万元,辖区创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获得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助推玉带特色商城开发建设有序。截至2017年10月,累计完成玉带片区“城中村”及“棚户区”拆迁征收2051户,拆迁征收面积51.7万平方米,盘溪果蔬市场顺利搬迁,玉带特色商城进入开发建设加速期。
南桥智汇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发展规划修订和前期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基本完成拆迁征收摸底工作。
……
与此同时,石马河街道采取“腾笼换鸟”的策略,择优发展重点实体产业企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201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5亿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中有进。
一边是生态绿色的城市景观,一边是如火如荼的产业经济。如今,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快速发展的石马河,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王鹰 张长荣/文 石马河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