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绿色住宿”
“酒店里怎么没有一次性洗涤用品?”一次出差,市政协委员、大渡口区政协副主席周进源遭遇了一次小“尴尬”,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只好在酒店前台自费购买了一套使用。
“一开始有点不理解酒店的做法,但是回到房间后仔细一想,从卫生、环保的角度来看,酒店不免费提供一次性洗涤用品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支持和提倡的。”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期间,周进源围绕一次性洗涤用品的提供,提交了提案《关于我市酒店行业停止提供一次性洗涤用品的建议》,呼吁转变消费习惯,倡导绿色住宿。
酒店免费提供一次性洗涤用品的情况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消费人群进入一次性消费用品时代,其加工制作简易、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得到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青睐。为了顺应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各大酒店也开始为客人提供一次性洗涤用品,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周进源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进步,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一次性用品带来的环境压力与逐渐深入人心的绿色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相背离。十九大报告也多次提到绿色环保:“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周进源认为,使用一次性洗涤用品不仅造成需求的不合理增长,而且会加剧资源供应紧张状况,“从当下节约、环保的角度思考,拒绝一次性洗涤用品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转变消费习惯并非一蹴而就,根本上还需要从消费观念的转变做起。“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树立节能、环保、绿色的消费理念。”周进源建议,宾馆、酒店、招待所等住宿场所的客房里不再配备一次性洗涤用品。
面对这一建议,不少消费者也表示担忧。市民欧先生认为,从环保角度来说值得点赞,但是如果消费者忘记携带自己的洗涤用品,难免造成一些不便。
周进源解释说,虽然建议酒店不在每个房间里配备一次性洗涤用品,但是会在客房服务中心统一配备,并在总服务台和客房内予以提示,对有需求的顾客有偿配送。此外,在原有房费的基础上减去一次性洗涤用品费用,让消费者因“绿色住宿”得到实惠。
除了引导消费者习惯和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周进源还建议从酒店入手,开展“绿色饭店”评定活动,转变酒店的服务方式和理念。他建议,将客用品减量使用或多次使用,取消、改变或简化客房生活和卫生用品的包装,将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清洁用品等纳入量化考核,制定出“绿色饭店”评定标准。
“监督检查是绿色住宿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一定要强化日常管理”,周进源建议,由相关部门联合对宾馆、酒店、招待所提供一次性用品情况开展定期检查,督促各类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单位停止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予以公开曝光。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有关行业协会的指导,强化行业自律,相互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