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七日谈
◇ 1月23日
下午1点30分,欣然前往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报到点。走入雾都宾馆大厅,一如既往,不见花哨的布置,有的是“智能化”签到设备和“市政协履职服务平台手机客户端”……精简、高效,暗暗为之点赞!
下午4点30分,参加委员小组召集人会议。我是第一次担任小组召集人,感觉责任又多了一分。其实召集人并不是要安排大家做什么,而是努力为大家服好务,召集本界别委员在会议期间开展更多更深入的交流。
◇ 1月24日
上午10点参加委员小组活动,下午参加预备会。从昨天到现在,委员们一致感觉这次会议强调得最重的是纪律!纪律!纪律!是呀,开好会,履好职,尽好责,才是这几天的重中之重。
晚上和几位委员一起商量联组发言议题“普惠性学前教育”。说到这个话题,我们都觉得似乎又好说,又不好说。这是当前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该从什么地方切入?好多办法、举措之前说过N次,但解决起来似乎还不明朗。学前教育何去何从?我们还任重道远!
◇ 1月25日
大会正式开幕,下午开始分组讨论。暗自总结了一下我们民盟界别小组委员“抢话筒”的传统、特色:
在民盟小组抢话筒是要讲技巧的,首先是眼疾手快(你想等到谁把话筒送到你面前,那是不可能的);其次是脸皮要”厚“,不能谦让(“你先来”这种客气话在这里是听不到的),即使是当男同志和女同志同时在抢话筒时,男同志也当仁不让,绝不会说“女士优先”;最后是要会“骗人”,两人同时抢时经常会听到一方说“我只讲一分钟”“我只讲一句话”,其实他最后讲了十分钟、一百句话……
所以,“抢话筒”有“秘诀”,大家都要学着点!
◇ 1月26日
列席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拿到《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找啊找,第一想看到的是重庆去年的GDP是多少?“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3%……”,重庆经济继续位居前列,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看似是十年来首次降到两位数以下,但这是更高质量的发展,仍令人欣慰。
◇ 1月27日
小组讨论又开始了。
张平委员是第一次参加政协会,一抢到话筒就如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火力全开:“基层干部在脱贫路上工作的艰辛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完的!你去过县里吗?你去过乡里吗?你去过村里吗?你去过农户家里吗?”一串串发问情真意切:“有时我们因为一个脱贫户的问题而焦头烂额”“如果基层工作一旦变成70%的精力在做表册,20%的精力在迎检,这样下去还怎么工作?……”
从她那急速的话语和不断挥舞着的手势里,我们看到的是她对事业的激情、工作的忧心。
◇ 1月28日
今天下午小组讨论的焦点在“雾都论剑”:
黄勇委员第一个抢到了话筒,首先条分缕析,对政府工作报告谈到过去的成绩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不护短,对未来目标充满信心。话锋一转,他说到了他最擅长的动物产业发展――荣昌猪:从科研项目立项,养殖产业发展,到荣昌猪的优良品质,他娓娓道来,真是专业的人士说专业的话……正说到紧要处,坐在另一边的黄昕委员坐不住了,抢过话筒就打断了他的话:“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于是你一言我一语,二黄在现场展开了“雾都论剑”,一会儿荣昌猪,一会儿小香猪……在这冬日的雾都,让听者越听越有味!
◇ 1月29日
会议今天闭幕了。各位委员带着希望,带着激情,带着责任,又将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拼搏了!
回看这短短的几天,我们民盟界别的政协委员虽然很多是新委员,但他们身上展现出的率真和他们在会上的精彩发言深深留在了我脑海中——
李远杰:“留住老人是消费,留住年轻人是希望。”
徐素环:“扶贫攻坚莫搞花架子,踩着脚印一步一步走。”
王林:“应该对政府各项报告规定哪些数据必须公开,做好规定动作。”
……还有很多,说不完,更记不完……建诤言、献良策是一个党派成员履职尽责的责任和担当!
诚如唐良智市长所说:政协发言是一场智慧的盛宴!
(凌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