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庆西站喝彩
——沙坪坝区政协助推重点项目建设纪略
1月25日,我市对外交通的又一重要枢纽——重庆西站建成通车。日前,沙坪坝区政协组织经济界委员再次前往重庆西站,视察协商该站初期运行情况及交通配套、商贸服务等有关项目建设情况,并就如何有序而高效地疏散火车站大量聚集的人流、车流和物流,成功打造高铁经济区建言。
三年前,重庆西站所处的区域,还是沙坪坝区与九龙坡区交界、经济较为落后的城乡结合部。如今,总占地面积197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设29个站台面,共31条铁轨线,客流量将达4218万人次/年的综合性铁路特级车站气势磅礴地屹立于世人眼前。这里,已然成为了沙坪坝区乃至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枢纽。
重庆西站的竣工投用,凝聚着沙坪坝区政协领导和委员们的心血与智慧。按照全区“一盘棋、下深水”的工作部署,沙区政协副主席郭明月担任重庆西站征地拆迁指挥部副指挥长,负责西站的征地拆迁工作。在精心统筹和不懈努力下,两年多时间,沙区圆满完成了重庆西站全部交地任务,为西站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不少参加视察的委员都清晰记得:历时3个月的深入调研,沙坪坝区政协《以重庆西站建设为依托,打造火车站经济圈》的建议案呈现在该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每年数十件提案、数百件社情民意信息、大大小小的协商建言会议,有力推动着重庆西站如火如荼的建设。
在站前广场,流动曲线形态的候车站房吸引了委员们关注的目光。这个在全国率先采用182米大跨度组合拱结构的建筑物,既解决了结构上的技术难题,又满足了站房立面的通透、采光要求。在候车大厅,委员们眼前是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总面积达5.25万平方米的候车大厅,宽敞明亮、温暖舒适,旅客们正依次通过检票口进站闸机,进入站台层搭乘火车;在车站商业平台,呈现在委员们面前的是琳琅满目、丰富多样的特产超市和极具地方特色的餐饮门店;在综合换乘大厅,委员们看到4条电动平移步道,让正携带重物的旅客快速通行;换乘大厅内标识清晰详尽,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长途车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可供选择。
在视察后的座谈会上,委员们对重庆西站的顺利竣工、如期投用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建议: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坚持产城融合,立足“站城一体化”,打造新兴高铁经济区,推动该区域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超前建设交通配套设施,加快推进轨道5号线和环线建设,做好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等交通组织,既要解决“零换乘”问题,方便群众出行,又要解决好交通的内外循环与畅达,实现站内交通与相邻区域交通的无缝对接;要进一步优化重庆西站及上桥、新桥片区交通功能,打造交通循环系统,尽快启动中梁山南北快速公路建设,快速疏解重庆西站大量集聚的人流、物流。
重庆西站的建成和投用,将极大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更好地服务群众所需,必将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纵深发展,也记录着政协委员们的不懈努力和炽热情怀。(李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