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格局 追求大实效
—— 巴南区政协创新提案工作记略
通讯员 张 茜
如何提高提案质量?如何增强办理实效?在日前召开的巴南区政协全会上,提案提质增效改革成为最大的亮点。
“开展提案提质增效改革工作,其目的就是把提案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让件件提案激起助推发展的新时代浪花。”巴南区政协副主席周存开说。
从28件到82件的转变
“上一届,集体提案最多的一次也只有28件,本次政协全会达到82件,且呈现出结构化、质量提升的特点,不仅党派、团体有集体提案,其他界别的集体提案也大幅增加。”该区政协秘书长冯光福认为,集体提案的数、质变化,正是巴南区政协提案提质增效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体现。
据介绍,该区政协在提案提质增效改革中,对政协参加单位、委组、界别规定了集体提案的数量,并制定了严格的程序,要求按照提前选题、深度调研、专人执笔、集体讨论、领导审定的程序提出集体提案。此外,加强对立案提案的数量管理,要求区政协年度立案提案总量管控在150件左右,并规定了集体提案和个人提案的占比率。
提案改革,有效调动了政协参加单位、委组、界别深入调研的积极性。比如,李家沱小组主动与政协提案委联系,召集小组成员一起多次召开提案工作会,商讨集体提案工作;农社委的委员们多次深入部门、镇街开展调研,收集资料,确保撰写出优质的集体提案……
“今年的提案审查十分严格,委组预审后,再由提案委初审、复审、终审,最终确定立案提案。”参与区政协农社委预审的李强委员说,“对没有情况、分析、建议等三要素,没有做到‘一案一事’,或者以前立案过的提案,均不予以立案。”
从提好到办好的升华
“委员们在全会期间提交的个人提案,质量也毫不逊色。”周存开欣慰地说,“委员们关注的小事少了,大事多了,不少提案围绕‘八项行动计划’‘三大攻坚战’以及全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积极建言献策。”
在周存开看来,提案提质增效,就是既要注重前端,结合身边熟悉的事把提案提得好,更要追求末端,思考提案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据了解,在区政协全会召开前,刘茂琴委员为了撰写好《关于解决物业小区矛盾纠纷的建议》,特地前往该区房管局物业管理中心了解相关政策,提出了成立街道物业科、建立物业联系制度、加强受益监管等建议意见。
“让提案落地生根,是提质增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周存开介绍,此次改革中,区政协将提案办理结果由一次性答复和评价转变为二次答复和评价,并强化“办结答复”和“效果答复”的时限,要求在每年6月30日前,承办单位对会期立案提案“办结答复”,承诺办理事项;12月31日前,对A类提案“效果答复”,反映落实效果。同时,提案者针对承办单位的“二次”答复,给予相应的“二次”满意度评价。
“提案者对办理效果的二次评价,既有利于提高部门认真办理提案的意识,也确保委员建议真正落到实处。”区市政园林局副局长、区政协委员江莎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