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2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打通人才下乡路

□ 本报记者 邓永宏

江津区杜市镇龙凤村有个“名人”叫李明乾,他用6年时间,破解了困扰龙凤村多年的农业产业发展难题。如今,在龙凤村,以花木产业为支柱的绿色生态产业欣欣向荣:800余亩花木、50亩蔬菜基地、80多亩小龙虾养殖、50亩花椒基地、存栏量超2000头的生猪生态循环养殖……

垫江县周嘉镇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周明杰在当地也是一个“名人”。在他近400平方米的加工厂里,工人们坐在一排排工位上,熟练地将复杂的电子元件组装在一起,已组装好的打成包,整齐码放在墙角。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手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几个月之后。

……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人”。李明乾和周明杰的成功,就是鲜活的实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从文件中,我们看到了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占的分量。

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也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农工党重庆市委在《关于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几个问题的建议》的提案中,分析了我市农村人才状况。他们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常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务农缺乏针对性创业支持政策;村镇规划师、新技术推广及应用、产业整合运营和组织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他们呼吁大力培育引领现代山地农业发展的经营能手和农业企业家;建立适应乡村发展的分级分类乡村规划师职位体系……

市政协委员钟远平也在为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积极想对策。他认为,好的环境必然会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迅猛壮大,这些环境包括就业创业、生产生活和成长等方面。外来投资者是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所以要用抓工业的理念去抓农业农村。家庭农场是传统农业向市场轨道靠近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变革的方式,所以要切实加快家庭农场的组织化和市场化进程,让大批农民迅速成为农业休闲、乡村旅游、康养民宿、特色小镇等振兴项目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服务者,迅速吸引并集聚大批从业人员落地农村。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