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2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休闲
版面翻页
休闲
04

“千米长宴”寓乡愁

笋河潺湲,四望苍翠。中山古镇似一把千年包浆而佳声永在的古琴,弹奏着婉约隽永的咏叹调,醇厚绵长,不绝如缕。它的精彩在于,在婉约低调中,偶尔作激越变调,铿锵跌宕,惊艳绝伦。而这变调,自然是古镇的“千米长宴”。

千米长宴是中山古镇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发端于宋朝,已流传千年。每逢重大民俗节日,在古镇的商贩、游客、挑夫、力汉等因为离家较远,暂时不能赶回家中,古镇居民就沿街设宴,为他们免费提供吃住。后来演变为古镇居民与八方宾客一道品美味、拉家常、话节庆、道吉祥。不知何时中断的长宴,2005年得以恢复。在1132米的老街上摆起百家宴,老街居民都会自发献厨,每家各出几道菜,用石板糍粑、红苕条粉、烟熏豆干、农家腊肉等古镇特色菜肴招待自家宾客,外来客人也可随机品尝,体验“千米摆长宴、万人祈福祉”的古镇风情。

今年2月3日的第十三届千米长宴看点特别多:老街入口,93岁的庞递老人搬出自家的桌椅板凳,摊开大红纸,免费为游客书写福字、寿字。古老的敬神、祭祖、祈福等传统仪式上,8位头扎白帕,身着长衫的老者整齐地站在摆满猪头、猪尾、苹果、糕点的香案旁,虔诚地点燃香烛钱纸。随着司仪的口令,他们双手抱拳对天地祖宗整齐地行鞠躬礼,祈求上天和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幸福。传统项目川剧坐唱、玩狮子、舞小龙、炸火龙、送财神等活动则让千年古镇变得热闹非凡。今年的独特还在于可以欣赏充满异域风情的意大利舞蹈和音乐表演,畅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食。

当然,最大的看点是宴会。事先预备的800多张席桌在老街的屋檐下一字摆开,一眼望不到尽头。据说古镇居民周婷婷一家人从三天前就开始准备饭菜,烧白蒸了三大笼。

最精彩的看点是“打盆”。在传统的祭祀祈福仪式后,随着一声“开宴啰”的吆喝,千米长宴正式开席,千米长街顿时香气四溢,人声喧哗。身着红色对襟外套,光脚穿着草鞋的61岁老人杨光祥展示着他的绝活——“打盆上菜”。只见他将9份热气腾腾的菜肴盛放在一个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木托盆里,顶在头上,敏捷稳健地穿梭于席间,为大家上菜添饭,利落的身手赢得阵阵叫好。

我左手持杯、右手执筷穿行席间,有中意的菜夹上一筷子,有相熟的人闲聊几句。相识不相识的,都送一个笑脸、碰一个杯、道一声过年好。杯盘铿尔、觥筹交错、欢声不绝,祥和欢乐消融了红尘与凡虑。

长桌宴,虽是吃,更是在品:品千年历史、千般风情、千千乡愁。千米长宴流淌出的古风古韵,让时光恍若倒流到“诗经”时期: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

中山古镇以千米长宴连通古今,融合人心,直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境。

以宴以乐,安康祥和。——这是庶民百姓千载不变的愿望,也是我们振兴乡村、留住乡愁的初心。(张涌)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