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2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齐白石的《葫芦》画

□ 作者 沈治鹏

张仃作为齐白石晚年入门弟子,很得老人的信任。特别是,白石老人的绝笔画《葫芦》,就为张仃所收藏。画中一大一小两个葫芦,藤蔓纷繁,互相缠绕,落款是“九十八岁白石”,其中繁体的“岁”字笔画写错。这一年老人自署年龄为九十七岁,可实际年龄应为九十四岁,可见,《葫芦》是在神志恍惚的状态下,糊里糊涂画成的。

画虽秘藏于张宅,却躲不过密友的观瞻。每隔一段时间,李可染、邹佩珠夫妇,黄苗子、郁风夫妇等就相约来到张宅,如醉如痴看《葫芦》。邹佩珠先生回忆说,看完这幅画就像过足了鸦片瘾似的,精神一下陡增,人也兴高采烈了。张仃曾问这幅画妙在何处?她说她也问过李可染,李只以两个字回答:“绝了”。又问为什么绝了?李可染答道:老人家画到这个岁数,糊涂了,连字都不会写了,但却能用本能来画,是一种修养在完全自由自在自为的状态下释放。

其实,白石老人曾经画了一幅自藏的精品画《竹篱葫芦》。1953年的一天,张仃在逛琉璃厂时,在一家画店惊喜发现的。画上题跋:“手妙纸佳方有此画,百年后若不值百金,白石作鬼也应痛哭。壬申五月书此,附画自藏。”齐白石自藏的心爱之物何以流落至此,张仃激动得内心狂跳,当场高价买下,送到齐宅。白石老人见了,又惊又喜,惊的是自藏的宝贝被盗流出而不知,喜的是完璧归赵。感慨之下,老人抽纸提笔,写下:“此葫芦是张仃弟所宝藏,他人不得窃夺去。九十三岁白石重看加记。”随后,老人郑重将画交给张仃。

张仃将画送到画店重新装裱,成为他珍藏的齐白石四幅精品画之一。齐白石两段跋并列于上,给此画增加了无限兴味。张仃一直把这幅画珍藏在身边,直到1966年被抄走。幸运的是,动荡结束后,此画发还,又回到张仃身边,真的应验了白石老人那句话“他人不得窃夺去”。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