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蓉:织密疾病控制防线
◆ 全国政协委员
◆ 农工党中央委员、农工党重庆市委副主委
◆ 农工党九龙坡区委主委
◆ 重庆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
无论是因为所学的医学专业,还是多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守护百姓健康,已经成为戎蓉心里无法割舍的情怀。在她看来,百姓健康就是最大的民生;而预防为主,则是百姓健康的首道防线。
“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中共十九大报告明晰的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路径,让戎蓉感到了自己在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织密疾病控制预防这道防线!
采访戎蓉,并不是从她与记者的对话开始。
虽然事先与戎蓉约定了采访时间,但走进她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忙碌着。
“广西疾控中心和国家艾防中心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重庆的前列,建议学习广西的经验,今后在人才进修方面与国家艾防中心合作。”
“这个建议好,广西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这是李老师为学生编写的预防艾滋病课外读物,希望得到市疾控中心的支持。”
“这是好事,我们肯定支持。”
……
在大约10多分钟的时间里,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她口中的“肯定支持”或“一定支持”。
“希望通过你们的宣传,让更多人认识疾控、了解疾控、关注疾控。”短暂与记者寒暄后,她用简短的开场白,直奔采访主题,讲起了自己关注百姓健康的故事。
牵头家庭医生试点
1984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的戎蓉,先后进入重庆市红十字医院、重庆市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单位工作,20多年的时间,让她从一名医师成长为重庆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
2001年,一向敢于挑战自己的戎蓉,通过努力成功竞聘为九龙坡区卫生局副局长。而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她与九龙坡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九龙坡区工作的10多年里,有着太多让我难忘的故事。”戎蓉笑着说。
难忘,自然与守护百姓健康密切相关。因为无论是在九龙坡区卫生局,还是后来当选为九龙坡区政府副区长后,她都一直分管卫生、食药安全监管等工作。
同时身为农工党九龙坡区委主委的戎蓉,一直思考着如何发挥好党派之力,助推九龙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2014年,在她的牵头下,农工党九龙坡区委开展调研,并提出了《关于推进我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策建议》。一条条真金白银的建议,引起了该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2014年11月10日,九龙坡区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九龙坡区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戎蓉自豪地说。
自豪,不仅在于建议得到了采纳,更在于成果转化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据了解,该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后,仅用一年时间,就组建签约团队50个,签约居民17583户、43198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比例达55%。不仅如此,九龙坡区的经验还受到中央深改办高度重视并全文转发进行推广。
“有了‘家庭医生’后,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看病。特别是‘家庭医生’对‘失独’老人关怀备至,在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安慰、疏导,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戎蓉感动地说,“一名‘失独’老人因为得到‘家庭医生’的悉心照料,主动提出死后捐赠遗体器官,供医学研究。”
守护百姓健康
2016年9月,戎蓉再次走上新的岗位,被市政府任命为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担子很重,丝毫不敢懈怠。”戎蓉坦言自己履新后的感受,“目前的工作不仅与守护百姓健康密切相关,而且面临全市疾控工作这么大的一个盘子,心中着实充满了压力。”但善于思考的她,很快厘清了工作思路。
“重庆疾控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如中心场地狭小制约了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较滞后、中心只有6名相关专业的博士,区县疾控中心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了《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5)》。”戎蓉说,“重庆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也是西部内陆开放高地,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给疾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的疾病防控工作应该有国际视野,同时群众对健康服务也在不断提出新要求,利用大数据开展疾病预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切实当好百姓健康的守护人。”
全市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达99.65%,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1个(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22个、省级示范区6个),首次设立科研专项资金100万元……翻开市疾控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一组组数据显示出喜人的成绩,但戎蓉却谦虚地说:“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全市疾控中心共同努力,一代代疾控战线的同志接续奋斗取得的成果。”
“步入新时代,重庆疾控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扛起时代责任,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对于重庆疾控中心如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戎蓉在思考中积极探寻着路径,她谈到:
——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突出疾病防控事业的公益性。
——科学把握疾病防控工作“稳”和“进”的辩证关系,扎实推动中心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科学研究、教育培训能力。
——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为着力点,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
——着力建设稳定的高素质疾控队伍,调动和保护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消除指尖上的“雾霾”
首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戎蓉的心里有些激动。
“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准备写一件关于控烟方面的提案。”戎蓉说,“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戒烟,并推动公共场所控烟,但效果还难以令人满意。”
“香烟被称为指尖上的‘雾霾’。不少抽烟的人总喜欢说,某某抽烟活到了八九十岁,他们看到的只是个案。大量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显示,吸烟使吸烟者的预期寿命平均损失约10年。另外,二手烟给不吸烟者的健康带来危害,绝不是杞人忧天。”她担忧地说,“现在一些公共场所虽然设置了专门的吸烟室,但由于使用的是中央空调,烟雾实际上仍被循坏到了其他空间,根本起不了保护公众健康的作用。”
“我将利用这次全国政协全会,积极呼吁加快室内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消除指尖上的‘雾霾’。”戎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