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3月0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联圣”钟云舫最后的楹联

□ 作者 庞国翔

清末著名的巴蜀才子、江津县秀才钟云舫因对楹联艺术做出了伟大贡献而被今人誉为“联圣”。他创作的“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和成都《锦城江楼联》可谓楹联精品中的精品,天下扬名。他刊行《振振堂联稿》四卷,一生创造楹联5000多副,其中100字以上的长联就达30多副。那么,这位楹联圣人最后一副对联是什么内容呢?

这里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夏季的一天,在成都府提刑按察使待质所被羁押了三年的钟云舫终于被释放。钟云舫是因为民代言、以诗联为武器抨击和揭露封建县衙官府的黑暗和腐败而受冤入狱的。

而他的释放,还有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重庆府璧山县人钟长春是个廪生,他与钟云舫只算同姓。钟长春小时在钟云舫门下读过书,他对恩师的文才和骨气都非常敬佩。

钟长春长大成人后,考中了秀才,先在永宁道任文案帮办誊录(抄写),又到成都府制台衙门文案任誊录。誊录只算是衙门内的一个小官,但有接触帮办、道员、巡抚、总督这些大官的机会。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到成都府不久,就听说钟云舫被羁押在提刑按察使待质所“等待质询审讯”。后来他还打听到这实际是重庆府与成都府勾结起来对放荡不羁、敢于揭官府衙门之短的钟云舫实施的“软打整”。

恩师被人“打整”了,钟长春决定暗中解救。他采取多种方式,买通了文案的主管师爷白正心,然后用非常漂亮的小楷字体抄录了钟云舫的长联《锦城江楼联》,最后又通过七拐八弯的关系,同时花钱打通了其他关节。他在等待着最好的时机。

终于有一天,自称“文化人”的四川总督锡良来衙府内巡视。钟长春便借机献上了这副长联。

锡良一看这字体漂亮,楹联内容更是充满文采,就赞不绝口。钟长春马上接过话题,介绍钟云舫是自己的业师以及蒙受不白之冤的情况。文案上白正心马上接着说:“大帅,这钟云舫是才子呀,你看这字体这楹联真是高人一筹,是不是?”锡良只好说:“是,是……很好,很好……”钟长春又说:“我们签押房誊录上还差人。现有人的字都没有这个字好。”白正心接着又说:“大帅爱才如子。我们增加这人行不行?”锡良答不胜答,只好说:“好,好,好!”

就这样,成都府制台衙门文案就糊里糊涂地弄到了释放钟云舫的“官方批示”。他们放出话来说:“幕僚怜才辩冤,锡良爱才批释”。

出狱后的钟云舫,在成都稍事休养,就心灰意冷地谢绝了钟长春的挽留,黯然回到老家江津。这年他正好60岁。他先是住在通惠门家中养病。这期间他写了八首诗,揭露封建社会衙门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以及被释放的经过等。他还作过一副102字的长联,在愤世嫉俗的言辞中,写出了他贫寒磊落之气概。其联曰:

生成是穷骨头,这里帮忙,那里着急,四十年消磨精力,偏做了愁城怨府,恨海离山,嗟嗟嗟,为谁受苦担忧,五夜扪心,吾过矣,吾过矣;

讲什么真手足,上不尽当,吃不完亏,一两下翻转面皮,便思量搏虎屠龙,炳猪烹狗,罢罢罢,从此卷旗收伞,再管闲事,天厌之,天厌之。

身体稍好后,钟云舫就开始教私学。这期间他又害了几次大病,加上饮酒无度,身体是每况日下。

清宣统元年(1909年),长子钟德璋过世,钟云舫异常悲伤,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到了清宣统三年(1911年)初,他又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

这年正月底,钟长春来江津看望恩师。学生坐在病床前陪着先生,突然,钟云舫斜撑着起身,对学生说:“长春呀,我出副对联你对对。出句为‘油干灯草尽’。”钟长春想了想,对先生说:“我对‘风定浪涛平’行不?”钟云舫说:“不对。应该对‘风急浪涛高’啊!”钟长春回答:“这对得太好了。”不过,这时的钟云舫却慢慢地放下语速,断断续续地说:“现在是国事日非,江河日下,大风大浪眼看就来到了,但我的身体却越来越糟糕,我恐怕是看不到这大风大浪了……”“先生,你会好起来的……”钟长春安慰说。此时的钟云舫又再次撑起身来说道:“我可能真的不行了。我的事我自己清楚。所以,这个对句‘风急浪涛高’不切合于我了,我改为‘饭熟米汤生’,这是最切合于我的。”

说完没一会儿,钟云舫头一歪,倒在床上,停止了呼吸。一代楹联圣手,就这样含恨而去。

油干灯草尽,饭熟米汤生——这便是钟云舫留给后人的最后一副绝对。这年的二月三日,钟云舫被安葬于油溪镇灯云坪。

八个月后,辛亥革命爆发。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