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里的强音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审议政协工作报告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李祥) 3月4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参加了所在界别的小组会议,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委员们在点赞两个报告的同时,纷纷表示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国梦做出应尽的贡献。
“聆听了俞正声所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感觉字字句句都落到了心坎上。”连任三届的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琦直言,每年听取大会报告都有不同的感受。而这次,让她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全国政协较真碰硬的精神,“连续两年,监督性调研腾格里沙漠治污。这里面,有不打招呼的暗访,有突出问题的检查督促,更有对长效机制建设的深刻思考,取得了实打实的效果。”
“3个月时间就‘十三五’规划制定密集开展56次议政活动;分8次深入3个省区调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全面深化改革开展185次视察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抓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开展171次调研协商……”说起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一个个数据,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感慨不已,认为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
新委员们,也纷纷畅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余国东认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精准务实协商议政,全方位关注民生,建言献策很接地气,工作创新亮点多,特别是创新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和协商式监督,取得许多新成就,真正体现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亮点纷呈、成效卓著。”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说:“五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开拓了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建议,全国政协持续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持之以恒将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扎实有力推动下去。
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刘文贤看来,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不仅政治站位高、职能履行实、经验归纳准、工作建议好,而且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商量、容量、雅量”三个关键词。“大家都说真话,国家才有希望。”他激动地说:“这种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已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作为承载协商民主重任的人民政协,作为肩负人民重托的政协委员,理应积极响应,倡导说真话,做到讲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