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贵云:
健康扶贫也需供给侧改革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李祥/文 龚伟/图) “尽快建立扶贫基本药物目录及免费或低价供给制度,让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在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呼吁。
陈贵云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在健康扶贫中,存在 “三多三不够”现象,即对“医疗”“医保”方面关注较多,对“医药”特别是扶贫基本药物关注不够;对健康扶贫的需求侧改革关注较多,对供给侧改革关注不够,扶贫资金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还未很好实现“三医联动”;各级各地探索创新的方式举措较多,国家层面统一的制度设计不够,不利于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
他介绍,目前我国对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基本药物需求的调研分析不够,如何免费或低价供给的措施较少,全国只有少数地区在探索。此外,一些地区更多着力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就医的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加大救助和补助力度,但由于医疗、医药的价格较高,相关渠道未理顺,“看病贵”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化解。由于相关探索改革系统性不够,长期下去不利于国家层面统一进行制度设计,各地不平衡趋势将加剧, “2020年底,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目标实现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三多三不够”现象,陈贵云建议,加快推进“三医联动”力度,尽快研究建立扶贫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加大深化健康扶贫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尽快研究建立重点人群、重点病种基本药物的免费或低价供给制度;国家相关部委加强对相关经费增长率与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及免费或低价供给制度所需最低金额的测算,加强筹集使用方向和途径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强化监督检查,真正让因病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增强改革获得感。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