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香炉村的“小愿望”
通讯员 喻 庆
全家人能在家里看上一场春晚,读书的孩子能早点儿到学校,是沙坪坝区香炉山街道香炉山村的村民们心中所愿。今年,这些愿望都实现了。
一台春晚
除夕夜,一曲欢快的《年夜饭》拉开了2018年春晚的序幕。为了让香炉山村花朝门社的村民刘岳芬一家能看上春晚,香炉山街道委员组的政协委员们可没少花功夫。
与花朝门社紧挨着的3个合作社因地势较高、信号源差,村民家中一直无法接通闭路电视,“在家看电视”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需求在这里却成了奢望。“想看电视,特别是春晚,一家人看春晚才能叫过春节。”刘岳芬说,以前家里的电视机收不到几个频道,还常常变“雪花”,特别急人。
春节前夕,香炉山街道对贫困户开展新春慰问。几趟走下来,沙坪坝区政协委员、香炉山街道办事处主任黄鸿彬心里对这里的情况有了数。“收看电视节目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基本向往,一定要满足老百姓的愿望。”
2018年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一群特殊的客人来到了刘岳芬家,找角度、设支架、拉传输线……话没说上几句,水没喝上一口,不多久,一个“锅盖”就支在了房顶。“老乡,你过来看电视清晰不,今年春晚你们就可以在屋头看了……”
那天,刘岳芬一直都处于晕乎的状态,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好事儿落在自己的头上。电视能看了,还稳定得不得了,频道多得感觉一上午都按不到头,而且还不用自己拿一分钱。“他们说,安的那个是卫星接收器,有了这东西以后,我们任何时候看电视都不用愁了。”刘岳芬说,年后他们家要买一台大点儿的电视机,有了这么稳定的信号和这么多频道,电视太小完全就是浪费。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电视里2018年春晚已接近尾声,寂静的小山村中一扇扇小窗户里透出来闪烁的荧光、传出零零碎碎的玩闹声,传来了同样的歌声……
据了解,在2018年春节来临前夕,为保证花朝门社等三个合作社接通电视信号,村民们能够顺利看上春晚,香炉山街道委员组的政协委员们积极协调区文化委,实地调研、逐户走访,结合实际情况,逐家逐户进行调试和安装,让与刘岳芬一样在村里过年的村民都看上了春晚。
一条上学路
对于生活在交通便利地区的人而言,2个小时,可能已经能到达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但对于今年读小学四年级的黄钦怡来说,那仅仅是学校与家的距离。
由于地处深山,黄钦怡每天上学都需要步行1个小时才能搭上去往学校的公交车。
“为了娃儿读书方便,以前专门请过三轮车载他们上学。”连国清是黄钦怡的外公,为了外孙女上学的事儿,他没少犯愁。包车上学,价格涨到了每月600元,司机仍然不愿意每天接送,在最近一次的谈判中,双方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现在,只有让孩子走回家,不忙的时候他能自己开着摩托车去接一接。
与黄钦怡一样,在香炉山街道,23户的小学生读书都面临交通困难的实际情况。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安全、方便地上学不仅是每家每户焦急的问题,也是香炉山街道委员组的政协委员们一直关注的重点。今年,在委员们的积极协调下,该区陈家桥街道安排专人对未征地区域读书家庭进行实地走访、登记统计、造表造册,按照每年3000元的标准,落实经费,对留守小学生家庭进行了交通补贴,让每个孩子的上学路都能走得顺畅。
“有了这个钱,我们合计着包个车送孩子们上下学应该没有问题。”连国清说,以后孩子们的上学路也算是顺畅了,我们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真是感谢政协委员们的帮助,为我们办成了一件大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