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章履职 书写新时代答卷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审议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李祥) “修改政协章程很及时、很必要,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新要求,必将推动政协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必将激发政协委员在履职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实现新作为。”近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在分组审议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时,纷纷表示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委员们深知,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各级政协设立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适时修订完善,才能更好地指导人民政协科学履职,实现长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和地方各级政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大量履职实践经验,有必要通过修改政协章程,将这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确定下来,使人民政协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直言自己的观点。
彭静委员的观点,反映出委员们的共同心声。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看来,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不仅体现了人民政协在新形势下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章程,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政协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刘文贤同样认为,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的体例更加完善,表述更加科学、准确,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更加符合新时期对人民政协的新要求。
“修改政协章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揽全局、顶层谋划的战略安排和重要决策部署。”通过认真研读,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丁时勇发现,仅总纲部分的修改就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增加“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完善了政协的指导思想,突出了新时代政协的基本遵循。二是通过增加“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扩展统一战线的范围,彰显了政协的大团结大联合。三是增加了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明晰了政协的职能定位,强化了政协的制度特性。
共识,转化成委员们立足新时代、逐梦新征程的最强动力。
“通过这两天对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讨论,我更加懂得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义务,更加明确了应该怎样努力去当一名不负人民重托和组织信任的新时代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黄燕苹表示,她将结合自己民主党派成员身份优势,围绕中共十九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用一份合格的履职成绩单献礼新时代。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餐饮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严琦则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她动情地说:“新时代对政协委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履职要求,但只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切实增强依照政协章程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够书写出最生动的履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