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3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红十字
版面翻页
红十字
05

把急救真招送到百姓家

—— 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纪实

人的生命最宝贵,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根本要求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就是救人于水火、于危难的民生大事,是一项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通过培训使参与群众了解和熟悉急救小技能,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到来的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正确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

去年,自市红十字会《关于深入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的通知》下发后,特别是去年7月份市红会组织召开的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推进会以后,各区县红会及时对“五进”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强保障,合力推进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人力和经费保障,是顺利开展“五进”工作的基础。

为强化组织保障,各区县及时成立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当地实际印发工作通知并拟制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如忠县、石柱、綦江等区县以政府名义下发“五进”工作通知,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还制定了2017-2021年应急救护“五进”培训五年工作规划,为“五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为夯实工作基础,各区县把经过红十字总会、市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培训合格、技能熟练、有教学经验、能较好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组织起来,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库。璧山区、荣昌区红会常务副会长亲自到机关、学校、企业等地方培训授课,彭水县红会负责人深入研究红会知识,充分备课,基本上每堂课前都到现场宣讲红会精神和发展历程;江北区、巫山县邀请市红会主讲师资举办救护员培训班;大渡口区组建10支“1+2+1”应急救护培训宣讲团;南岸区依托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组建163名师资队伍。

同时,各区县充分利用市红会划拨的工作经费,并自筹或协调当地财政资金,用于印制培训教材、购买培训器材、教学设备等物资,为有效开展“五进”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资保障。如綦江、万盛筹集资金各10万元;南岸、大足、铜梁、荣昌等区财政安排5万元作为专项工作经费;巴南区财政安排10万元作为专项工作经费;开州区从群团工作经费中划拨5万元作为区红会“五进”工作经费。

各区县还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各红会积极联合当地教委、卫计委、应急办、安监局、工业园区等部门,洽谈商讨工作方案,形成工作推进计划,确保“五进”按计划有序开展。

据了解,南川区统筹布置,将“五进”工作划分为校园、机关、企业、社区、农村五块,交于各红会分会独自开展,区红会参与过程督查并及时总结;綦江区将应急救护课程纳入部分中学常态课堂教学,学生培训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人群;武隆区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人脉资源,积极协调区人武部,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民兵连培训内容;潼南区安监局把应急救护培训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容之一;黔江区、涪陵区狠抓志愿者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重特色,亮点纷呈

全市各区县红会认真结合当地实际,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出色完成目标任务,呈现诸多亮点。自去年全市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开展4198场(次),培训人数177231人。

★ 沙坪坝:着力开展进社区活动

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紧急救护意识,提升应对突发灾难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与呼救能力,强化居民的紧急救护技能,沙坪坝区红会以天星桥、土湾、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井口、土主镇卫生院等5家单位为主,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辅,着力开展红会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活动。

据了解,沙坪坝区红会依托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基地”,成功申报沙坪坝区科普基地,切实为应急救护培训搭建了更多平台,进一步拓宽了宣传渠道。该会由持有《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证书》的师资带头,有其他资质的师资和志愿者作为培训助手,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为社区居民讲授现场心肺复苏、气道梗塞急救法、突发事件自救互救技能等应急知识,并结合真实案例,利用模拟教学、多媒体演示等方法深入讲解讲授常见的现场应急救护知识。通过培训,社区居民学到了应急救护知识,增强了紧急救护技能,提高了实际处理应急问题能力,同时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去年以来,全市各区县红会以街道、社区为抓手,积极为街道社区群众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巴南区进社区覆盖率17.3%,大足区进社区覆盖率10.5%,全市共开展进社区活动2348次,培训20917人。

★ 巴南:广泛开展进农村活动

鉴于农村社区的特点,如何动员农村居民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是工作的关键。巴南区红会将应急救护志愿者作为应急救护培训的宣传员,在每个农村社区的村民小组推荐3至5名志愿者,参加一次由镇(街)红会组织的应急救护培训宣传动员会,让这些志愿者充分了解应急救护培训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应急救护培训内容等,用亲身体会去宣传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巴南区红会以镇(街)红会为依托,进入村居进行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内容包括呼吸心跳骤停的心肺复苏,全身多发伤的各种加压包扎止血法,高处坠落伤的脊柱、四肢固定及搬运方法,及多种生活急救。据了解,去年巴南区红会在龙洲湾街道、丰盛镇和二圣镇3个镇(街)的20个农村社区(其中丰盛镇、二圣镇实现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全覆盖)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惠及社区居民和村民3137人,比目标任务多15个农村社区。

去年以来,全市各区县红会结合农村实际广泛开展进农村活动。例如,巫山县红会把应急救护、扶弱济困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让老百姓懂得开展应急救护是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基本要求;梁平区结合博爱家园项目,对项目点所在的镇(乡)村开展救护培训和应急演练。去年,全市共开展进农村活动1179次,培训19934人。

★ 綦江:积极开展进机关活动

今年2月下旬,綦江区红十字会先后对该区财政局、区人大、区政协、区机关事务局等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和区属各部门、各街(镇)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开展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共计300余人。

据介绍,此次培训内容共分七大方面:一是心肺复苏术判断、定位及按压吹气方法,包括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特殊患者的心肺复苏术;二是气道异物梗阻急救;三是创伤急救四项技术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四是内出血、外出血的症状判断和区分;五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卒中、糖尿病、急腹症、支气管哮喘、癫痫等相关疾病及引起的休克、晕厥的正确判断、应急处理及相互区别;六是对常见动物咬伤、食物中毒以及烧、烫伤等紧急情况的辨别与处理及以上所述所有操作的相关注意事项;七是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健康保健知识和相应预防。

此次培训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强,而且形式多样,采取老师讲述、现场问答、实际操作等授课形式。培训现场,学员们认真听讲,现场学习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很有收获。

去年以来,全市各区县红会主动向区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积极作为,变被动为主动,协调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作为进机关的首场活动。调配优秀师资力量,为各机关单位干部群众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受到广泛赞誉。如垫江、忠县、城口在开展“五进”工作之初,首先走进人大、政协机关。去年全市共开展进机关活动251次,培训11704人。

★ 潼南:大力开展进企业活动

去年10月—11月,为增强社会各界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降低企业突发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率,潼南区红十字会在维尔美纸业、微电园、万利来化工等七户企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企业活动,共为7户企业培训员工1000余人次。

培训中,培训老师从专业的角度,为企业员工详细讲解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就如何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如何打开病人气道、如何做人工呼吸、如何做心肺复苏、如何定位按压、如何检查呼吸等进行一对一讲解和示范演练,利用人体模型给大家讲解应急救治中实践操作的要点。

整个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体验练习,并纷纷感叹,应急救护并非想象的容易和简单,需具备一定的急救常识和技能。通过此次应急救护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潼南区企业职工面对紧急情况的应变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护技能,提升了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同时也让企业对红十字会有了更新的认识。

去年以来,全市各区县红会主动深入当地企业,积极与企业负责人协调沟通,讲清开展救护培训的重要意义,结合企业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去年全市共开展进企业活动174次,培训12937人。

★ 垫江:重点开展进校园活动

“红十字会的老师们不仅向我们传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常用急救知识,还结合同学们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讲解触电、意外伤的处理办法。”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建筑制造系高一年级陈俊豪同学说,应急救护培训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懂得了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红十字精神。

据了解,陈俊豪是垫江县职教中心红十字会培训基地培训的第一批学生救护员。现在,他已经是垫江县职教中心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骨干,能够在红十字会培训老师指导下开展培训,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成为红十字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去年9月,垫江县红会与县教委、县武装部、县直属中学等部门积极协调,结合秋季高一新生军训这一重要节点,在县职教中心、垫江中学、垫江一职中、垫江三中、垫江四中、垫江五中六所中学军训中开设救护培训课程,为4800多名高一新生普及应急救护技能,让他们掌握急救知识,提高自身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更好地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在专项培训活动之外,该会还与县职教中心深度合作,以打造红十字示范校为契机,在职教中心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高一年级常态化开设应急救护培训活动课,培训骨干学生救护员30多名,使广大师生增强了安全意识,树立了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同时也为学生们的花样年华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全市各区县红会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把应急救护培训课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如忠县把应急救护培训写进《关于加快建设库区教育高地重庆教育强县的决定》之中;江津区将该项工作结合卫计委巡讲课程,统筹纳入全区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考核。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开展进校园活动246次,培训学生111739人。

广宣传,深入人心

为了使“红十字应急救护”品牌深入人心,牢固树立红十字会在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方面的主体地位,扩大社会效益,全市各区县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重要节日,建立宣传阵地。各区县以“5.8”世界红十字日、“5.12”防灾减灾日,9月第二个星期六世界急救日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宣传活动,发放救护宣传资料、急救知识手册等。利用当地中心广场、办公场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开辟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栏,让广大群众重视急救、学习急救。

利用媒体宣传,加强舆论宣传。各区县在深入推进“五进”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各级各类媒体提供培训信息,及时报道有关应急救护培训在各领域的开展情况,主要利用当地电视台、报纸、公众网络平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将典型的成功案例在人民网、华龙网、重庆晚报、市红会官网上进行宣传。如巫山县人民医院护士马一丹学习救护培训刚一周,就现场急救一名食道卡住的1岁半儿童,该事件分别在人民网、华龙网、重庆晚报等媒体上进行了广泛宣传。

整合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奉节县红会结合县卫计委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的平台,“搭车”加强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

进一步加强督查指导,健全完善制度,加大投入保障,加强队伍建设……行进在2018年的新征程,市红会将围绕“扎实推进、突出重点、务实创新、积极作为”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五进”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