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花椒香
溯乌江而上,即来到涪陵的南大门,素有“千里乌江第一镇”美誉的白涛街道。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工带农、小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街道。如何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扮靓涪陵南大门,擦亮“千里乌江第一镇”这张名片?日前,涪陵区政协江东联络站的委员们带着思索,走进白涛街道调研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招献策。
驱车来到白涛街道联农村青花椒种植基地,此时正值雨后初晴,硕果满枝的青花椒林随风摇曳,微风送来阵阵清香,委员们立即被这美不胜收的乡村田园风景所吸引。
“我们现已成功打造花椒基地7600亩,品种全为目前市场上最好的椒种九叶青,年产值达2500余万元”“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包装、销售、农家乐、采摘等二三产业的发展”“除了青花椒,我们也正大力发展红柚,正拟创建柚子地理商标”……行走在绿油油的青花椒基地中,白涛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如华细致地向大家介绍该街道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规划。
从李如华如数家珍又充满自豪的介绍中,委员们感受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幸福。“作为重庆市市级化工园区所在地、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工业发展自不待言,没想到农业产业发展成效也这么显著。”此行,委员们对白涛街道的印象大大改观。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促进白涛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委员们在思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白涛是游客进入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等旅游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也是武陵山—仙女山大旅游环线重要节点,来往游客多,建议抓住这些旅游群体加大农产品销售力度,这样既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可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扩大白涛农产品知名度。”
“要因地制宜选好发展品种,品种选好后要注意适度规模发展,发展之初就要精心培育和管护,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亲睐。”
“要对现有的种养殖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管护营销水平,以利于农产品做大做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标准编制街道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
一条条建议,在李如华的眼里,就是一个个充满智慧的“金点子”。
调研结束了,委员们的身上也留下了淡淡的花椒香。
“希望委员们进一步深入调研,积极参与区政协今年即将举办的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为涪陵农业产业化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参与调研的涪陵区政协副主席刘加胜如是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