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扶贫第一线
—— 城口县政协委员何立坤的追梦人生
城口被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国家级贫困县,其扶贫攻坚可谓任重道远,对此,勇于担当的政协委员们不畏艰险,立志为彻底摆脱贫困攻克坚中之坚。
“我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首先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同时,我可以带着自己的菌草技术为家乡做点事情。”今年33岁的城口县政协委员何立坤,是该县土生土长的高观镇高观村人,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微生物系和莱索托王国大学生物系,是一名农艺师。何立坤曾在初中二年级时因贫辍学,当过环卫工、搬运工、搅拌工等,干过种种脏活累活。立志成才的他,凭着自强不息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挠的上进心,发奋自学成才,终于学业有成,在大学恩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下,勤学苦钻菌草栽培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下,何立坤听从家乡的召唤,欣然辞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的高薪职位,于当年9月回到城口县,在北屏乡建立了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搞起了大规模食用菌种植,开启创业之路。
万事起头难,刚开始创业时,何立坤遭受了资金短缺、原料紧张、销路不畅等重重困难,但他并没有畏缩不前。他踊跃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一举获奖。终于,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他通过以名誉担保和固定资产抵押贷款,一个拥有正规生产厂房和28个温控大棚的食用菌培育基地在北屏乡太平村建成投产。如今,井井有条的厂房里每天平均有15-20人在生产线上从事菌种生产;在春意盎然的基地里有羊肚菌、竹荪、猴头菇、香菇、黑木耳、鹿角灵芝等菌种在生长繁衍。“松坤菌草”已成为当地有口皆碑的乡土品牌。
“吃水不忘挖井人,走上了致富路不能忘了筑路人。”创业初见成效的何立坤,没有忘记回馈父老乡邻,他想方设法为周边贫困人家提供就业岗位,并免费传授食用菌栽培种植技术,还为丧失劳动能力的建卡贫困户给予资金帮扶。目前,在何立坤食用菌种植基地务工的农民有80多人,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松坤菌草公司落脚到北屏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收益,现在不用出村就可以挣钱,还可以学技术。我们对脱贫致富很有信心。”北屏乡太平村村民李正秀激动地说。
自从被推荐为第九届县政协委员后,何立坤积极参加政协各项活动,认真调研探寻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提建议,写提案,充分展现出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当和情怀。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何立坤表示,将继续履好职、服好务,不断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研发出更多新的产品,打造属于城口自己的食用菌深加工品牌。与此同时,还将建设一个食用菌科普教学基地,为广大群众提供生动的科技教学平台,让更多人切身体验蘑菇培植乐趣,进而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蒋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