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7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让“住改商”监管不缺位

本报记者 凌 云 通 讯 员 郑常艳

小区有业主将住房改为商业用房,做起了麻将馆或早餐店,作为业主的你会同意吗?如果遇到违规“住改商”引发噪音、油烟污染、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住改商”登记手续得以简化,对促进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住改商”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户的切身利益,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在放宽准入条件的同时维护好城市环境与社会和谐,又是目前“住改商”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民进重庆市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并将之作为参政议政的焦点重点。去年以来,民进重庆市委围绕“住改商”监管问题在江北区、九龙坡区等地开展了专题调研。“‘住改商’”情况在商圈附近小区比较盛行。”参与调研的民进重庆市委参政议政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杨家坪某住宅楼看到,不少“住改商”都存在问题,如有的公司开办并未征得利害关系业主同意,有的公司“只挂牌不注册”或者“打擦边球”,把这里作为其分支机构的办公地,等等。

通过近半年的走访调研,民进重庆市委调研组发现我市在当前“住改商”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真空”,如部分经营者利用工商登记时审查的政策漏洞违规申办“住改商”、监管涉及众多职能部门而协作机制不太健全、对“住改商”违法行为监管手段不足等。据此,在今年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民进重庆市委提出提案,呼吁加强我市“住改商”监管工作。

提案中,民进重庆市委建议出台“住改商”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住改商”适用范围、监管部门、监管职责、信息交换、法律责任等,形成部门间的监管合力,消除监管漏洞,切实规范“住改商”经营行为;并建立“住改商”登记范围正、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实质审查”和“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同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对违法“住改商”进行治理。

日前,民进重庆市委收到提案主办单位市工商局的回复,表示下一步将会同规划、国土房管、公安、环保、食药监等部门从注册登记、日常监管、综合执法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监管,不断净化居民小区环境。

民进重庆市委调研组高兴地看到,市工商局采纳了提案提出的明确“住改商”适用范围、建立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实质审查”和“事后监管”、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等建议,并结合其工作实际,提出了实行清单管理,严格规范登记;落实回访制度,强化协同监管;实施分类监管,采取柔性执法;整合信息资源,注重社会共治;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等具体措施。

“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课题,围绕相关措施的落实提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助力我市‘住改商’监管工作的推进。”民进重庆市委秘书长罗挺表示。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