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7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维修始末

□ 作者 何莉

去年12月,《张家德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一文在《重庆政协报》刊发后,笔者收到许多读者的反馈意见,既表达了对美轮美奂大礼堂的赞美,为家乡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能建造如此经典的建筑而自豪;也有对大礼堂的设计者、建造者张家德先生的敬仰和多年来对张家德先生误解的反省;还有一些读者谈及大礼堂建成以来最大一次维修的往事,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大礼堂的报道,了解更多大礼堂的信息……

短短一篇文章得到这么多读者的关注,让笔者十分感动。为此专门走访了相关单位和人员,对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使用、保护及2006年的维修过程进行了深入了解,提笔写下了这篇续文。

高规格管理,确保地标无损

1954年1月,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5年改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建成后,一直被当作重庆市重要公共集会和演出活动场所。对这座建国初期重庆重要的大型建筑和重要地标建筑,无论是当时的西南行政委员会,还是后来的重庆市人民政府都非常重视,先后由西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市服务局、市外事办公室、市旅游局进行管理。1991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管理处成立,专门负责大礼堂的日常管理和维护。2000年,大礼堂又被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获得保护。

从1954年至今,大礼堂日常的使用、管理都有严格的制度。在一代代管理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大礼堂平安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同时,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大礼堂,在投入使用之初就制定了“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原则。60多年间,修缮工程先后进行了若干次,重庆市建筑设计院和重庆建筑大学等单位都曾经参加过大礼堂的大修设计和技术服务工作,确保了这座重庆市地标建筑的安全。

精心维修,大礼堂重现辉煌

随着时光的流逝,大礼堂这座宏大的仿古建筑群在年复一年的风雨侵蚀下,逐渐显现出不少问题:部分屋顶皲裂、渗漏,屋面基层板结,外墙墙体陈旧,油漆彩绘剥落……为了彻底解决大礼堂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其使用功能,2006年初,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大礼堂大修工程。

此次维修工程遵循“继续使用50年,翻新改造后既能保留原古建筑的特点,又能满足现代大型场馆建筑”的要求,围绕安全排危、完善功能、内外装修三大主题的技术层面组织实施。包括中心礼堂改造、南北楼改造、牌楼屋面更换改造、油漆彩绘复原、外墙墙体翻新、中心礼堂门窗重新制作、观众厅池座地送风系统改造及东楼露台改造等内容。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还成立了大礼堂维修工程协调小组,由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城市规划建设专家何智亚任组长。

该工程于2006年8月1日动工,2007年4月完工,总投资8125.63万元。这是大礼堂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完成大修后的人民大礼堂以金碧辉煌的崭新外貌重现了历史,其内部功能、装修、空调系统等均有了较大的改善,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广泛赞誉。

“由于支撑大屋顶的木结构糟朽虫蛀严重,当时把整个屋顶都拆了下来,却不知道能不能原样恢复回去,责任和压力极大。好在选择的是常年在故宫作维修的北京市园林古建公司,加之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各参战单位群策群力,保证了工程质量和2007年市人代会的如期召开。”回顾当年,何智亚感触颇多!

修旧如旧,融入现代技艺

“那次维修工程是传统技艺和现代工艺有机结合的典范,维修后的大礼堂,除了保持张家德先生的原作创意,还有六个亮点。”正在编撰重庆市文物志的文博专家胡昌健先生告诉笔者。

一是更新中心礼堂钢穹顶上大金鼎。大礼堂顶上的圆形大金鼎原是木构架,支撑在穹顶钢结构顶部的圆环上,外壳是板条水泥砂浆抹灰,贴面砖,表面刷金粉漆,内部支撑件多,空间小,重达11吨。更新后的金鼎采用钢构架与穹顶圆环铰接,其结构体系更合理,外壳采用铝锰合金板和加劲板锁接,外表面刮金属腻子,刷钛金薄膜,不仅重量减轻3吨多,便于维修,而且外观形态未变,更富有金属质感。二是屋面防水材料,构造层次更科学合理。这次大修,除全部更换屋架、檩条、木望板外,还采用传统工艺与新型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特别是使用了古建筑施工的传统座浆材料——日月蔴刀灰,增加了防水、保温、隔热性能。三是更换屋面瓦当。原使用的瓦件是一般陶土涂釉烧制的,货源较杂,规格不齐,比较粗糙。本次大修全部选用山东曲阜琉璃瓦厂生产的刚度好、不透水的瓦件,包括平瓦、筒瓦、套兽、仙人走兽、翘角等20余万件,提高了质量。四是油漆彩绘规格提高,贴金材料质量更好。本次大修的栋梁彩绘,选用的是中国宫殿建筑中最高规格的“金龙合玺”图案,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栋梁、柱头、斗拱、雀替的彩绘中贴金部位增多,所采用的金箔是质量高于赤金的库金,其色泽鲜艳耐久,与深蓝、暗绿、朱红等漆面颜色交织搭配,更显金碧辉煌。此外,门窗扇的样式采用传统的三交六碗、空雕图案,檐头也按传统样式恢复成“卍”字形图案,使其更显富贵、厚重。五是步云楼系统改造更趋完善。步云楼位于中心礼堂主入口上方,面朝人民广场,面积约200平方米,过去一直未曾整修利用。这次大修在厅内拔掉两根砖柱,新增两道边门,为内部空间二次装修创造了条件;同时还拆除旧有偏房,新增一部无机房电梯,方便进出。六是南北楼内部空间布置更灵活。除保留面向广场一侧共四层楼的廊柱外,全部拆除原南北楼的混砖和木结构廊柱,在保持原外观形式风格不变的前提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全框架大柱网空间,满足了内部各种功能空间的布置要求。两侧的四方亭和八角亭仍采用木结构,只对内部结构形式进行了适度调整,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取消了原南北楼底层主入口门厅内两根承重柱,采用托架梁支撑上部原柱廊,使门厅与大楼梯间连成一片,空间更显空阔、大气。

这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既消除了大礼堂因年久失修造成的安全隐患,又让大礼堂焕然一新,重放光彩。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