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银行重庆分行:阳光服务 助力发展
“金融机构既是经济运行体系的核心参与者,也是社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满足社会发展金融需要的责任,更是经济实现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22年磨砺,中国光大银行重庆分行成为重庆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区域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地方
自1996年6月正式成立至今,22年间,中国光大银行在重庆大开发、大建设和打造西部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热潮中,抓住发展契机,确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始终坚守金融责任,全力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岁月荏苒,初心不改。在砥砺前行的路上,分行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行、银监,集团和总行等上级单位的指导下,始终遵照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用行动诠释“责任光大、阳光服务”的宗旨。依托光大集团“全牌照”综合金融优势,夯实发展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强化风险管控、严守合规底线、服务重庆地方经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面对近几年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分行积极、稳健地为重庆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能量:为重庆三环高速公路、菜园坝大桥建设、渝利铁路建设、内环外移、渝新欧铁路物流保税中心、果园港及轨道交通3号、4号、10号线和环线等市级重点项目提供授信支持;针对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推出“汽车全程通”业务,解决了汽车和摩托车生产、经销企业的金融需求,助力重庆本地汽车、摩托车企业做大做强;为中小企业融资保驾护航,搭建政府采购模式、联保模式、银租通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等多种合作平台;借力集团资源,为交通物流、航空、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以专业的财富服务体系为全市百万客户近270亿元金融资产提供财富管理,“阳光理财”已经成为巴渝大地上响当当的财富管理品牌。
精耕细作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中国光大银行重庆分行加快“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变革,从管理理念、政策配套、产品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在金融领域扮演着创新者和领军者的角色。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智能化”经营转型战略,致力于建设开放式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注入科技基因和引入互联网金融理念,在渠道管理、客户管理、产品管理、决策支持、共享支持等各个业务领域加强应用系统和技术平台的建设与创新,不断开创金融服务新局面,提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满意度,巩固在区域金融市场的领先地位,探索稳固金融创新的坚实步伐。
以抵押融易贷、节能融易贷、小微结算卡等产品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结算需求;以现金云平台满足集团公司、连锁企业资金管理需求;以内保外债、内保外贷等产品满足企业境外融资需求;以资产支持票据、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以对公理财、结构化存款提升企业闲置资金收益的完整产品生态链系统等,都是分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行动。秉承“阳光服务”的理念,分行为实体企业提供着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体验,真正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落脚金融服务职责。
分行还借助总行“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策略,探索实施“阳光e理财”“阳光e购车”“阳光e保险”“阳光e基金”等特色服务,创新“银行+”的产业衍生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积极尝试优化创新,开拓速度、开户服务、开户效率、开户结果在重庆均排在前列。
责任担当
有温度的企业,才能提供“阳光”般的服务。中国光大银行重庆分行一直致力于反哺社会,积极发挥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积极探索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引导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涉农产业链纵深发展,已成为中国光大银行精准扶贫的宗旨之一。凭借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突出成绩,中国光大银行获评“精准扶贫贡献年度典范企业”称号。在总行领导下,分行秉承“阳光”的核心理念,围绕改善民生,确认重点支持领域,在平台搭建、产品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分行独有的精准扶贫“阳光模式”,积极支持重庆市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项目,代表性项目有九龙半岛棚户区改造项目、二轴厂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大渡口区安置房项目等。同时,相继推出“理财早夜市”“瑶瑶缴费”“微信银行”“手机银行”“光大代缴学费”“阳光银行电子账户”等,提供各种缴费渠道(网银、手机、支付宝、微信等),让服务触角延伸到更多偏远地区。
为将扶贫工作深入基层,分行把万州、江津、南川等区域作为扶贫工作精准化的实践平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服务“三农”的能力。目前,光大银行万州支行金融扶贫3个示范企业均通过了当地人民银行验收。
弱冠之年,以蓬勃之气助力山城经济。站在新的起点,光大银行重庆分行将继续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现代金融,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契合国家政策、结合监管要求、落实集团和总行部署,打造服务“名店”,研制服务“名品”,培养服务“名星”,追求创新与卓越,助力重庆发展。(倪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