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善德
—— 记铜梁区慈善会副会长、“来新居”负责人苟向义
卢文忠/文 铜梁区慈善会/图
在铜梁,提起“苟眼镜”,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大老板,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是“来新居”公司的老总,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但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重庆市铜梁区慈善会副会长,铜梁区政协常委。
“苟眼镜”真名叫苟向义,出生于铜梁区侣俸镇永乐村。中学毕业后,到建筑工地打小工,抹灰、搬砖、砌墙样样干。后来又去学开挖机。一段时间后,又试着自己经营,便买了挖机帮别人挖土石方。由于为人诚实厚道,价格合理,很多老板都愿意与他合作,渐渐地,“苟挖挖”在铜梁开始小有名气。
随着事业的不断壮大,苟向义创办了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名“来新居”。这时,房地产市场一派兴旺繁荣景象,房产价格一路上扬,“来新居”在市场大潮中,不断做大做强了!
苟向义富了,苟向义的名气大了,苟向义远近闻名了。但是,他并没有沉醉于这些过去的辉煌和光环里,而是开始思考人生究竟怎样才有意义,该怎样回报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怎样回报自己的父老乡亲,怎样回报社会?那就多做积德行善的事吧。
于是,他开始行动。
热心公益事业 努力回报社会
2003年,“非典”爆发,苟向义率先捐赠款物。同年,铜梁区慈善会成立,他捐款3万元,被选为常务理事,后来被选为副会长,这副会长一当就是10多年,主动向慈善机构和社会捐赠款物1000多万元。
青年时代的苟向义也作过文学梦,为了繁荣铜梁的文学事业,他出资举办了“来新居”文学创作征文,邀请市、区专家评选获奖作品,有的获奖作品在报刊上公开发表。
2007年,铜梁举办“铜梁龙灯会”大型文化活动,他捐出200万元的灯光、音响等设施设备,为“铜梁龙灯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捐款10余万元。
2010年,在“铜梁县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大型募捐活动中,他现场捐赠200万元,为绿化长江、美化家园贡献了一份力量。
心系五保老人 弘扬中华美德
他的家乡有一个“永乐五保家园”,里面住了20多位老年人。
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好一点,他每月给“五保家园”补贴1000元的伙食费,这一补贴就是数年;为了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养猪、种菜,苟向义还用高出市场价一倍多的价钱,收购“五保家园”种的农作物和养的猪,买来的猪宰杀后,又分回一些给老人们。
平时,老人们如果得知苟向义要到他们“五保家园”来,就会象小孩子一样笑逐颜开,高兴得手舞足蹈,“苟老板一来,就给我们发红包。”
苟向义老家所在村有一位贫困老人,生活困难,他就每月定向资助这位老人1500元生活费,如今已是10余年。
情系莘莘学子 积极捐资助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苟向义深知这个道理。为了使一些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学,他先后捐资20余万元,呵护学生的上学梦。
在四川省三台县发展期间,苟向义向三台第一中学捐资100万元,在该校建立助学基金,帮助数名失学学生重返校园,完成学业,报效社会。
目前,苟向义正准备斥资兴办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校,为“一带一路”培养人才。将对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扶助。现已征地300多亩,项目的其他各项工作也开始启动。
涓涓细流归大海,点点滴滴都是情。扶贫济困献爱心,赈贫救弱积善德。这些年,苟向义在扶贫济困和公益设施建设方面,共捐出1600余万元的善款善物。使不少人受到了恩惠,度过了难关。同时,他的善行义举,也逐渐被人知晓,人们交口称誉,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