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之处即吾家
—— 渝北区政协助力公租房建设记略
通讯员 张丹丹 高娇娇
在木耳镇公租房空港乐园里,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居民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筑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实现了7万多人的安居梦……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打闹、年轻妈妈低头对着婴儿车里的婴儿含笑交流、三五老人沿着林荫小道漫步笑谈:“现在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了,树木多了,健身器材也有了,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才是过上了好日子嘛!”
眼前的这些场景,让到此视察工作的渝北区政协委员们很是欣喜。从重庆第一批公租房的建设,到不断升级优化的7年蜕变历程,都深深地留下了政协委员们的履职印记。
情牵“安居梦”
自空港乐园公租房项目启动伊始,渝北区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到公租房的规划、选址、建设、管理等各环节中去,多次通过视察调研、座谈协商、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形式建言献策。
2017年7月14日,渝北区政协委员在空港乐园公租房进行视察时,政协委员龚华敏与工作人员就公租房管理经验方面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要加强公租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她谈到,要尽快建立联动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人房管理合一,并积极推行保障房申请、审核等业务网上受理和网上审批,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严格落实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建设要求,建设规模较大、服务标准较高的街道级服务平台和设施”“建立专项维修基金,提供公租房管理经费”“根据公租房社区特点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探索设立以公租房小区为主体的街道办事处”……今年1月,委员们经过实地调研后,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强木耳公租房交通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强公租房私有化进程的建议》《关于完善公租房社区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快木耳公租房公办幼儿园建设使用的建议》等提案,针对公租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短板”积极“对症下药”,所提建议意见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批示。
“加快推进公租房建设管理工作的步伐,继续跟踪调研公租房建设管理情况,成了委员们的履职热点。”该区政协秘书长夏凡说。
细绘幸福景
“在这里住得习惯不?”
“住得惯,房子的水电设施以及社区环境都让人很满意,住得心安,我们已经把重庆当成第二故乡了!”
……
这是今年7月10日,渝北区政协结合提案督办,组织委员走进木耳镇对公租房建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性视察时,委员们与一对外来务工夫妻对话时的一个场景。
“在委员们的关注和助推下,我区在公租房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日趋成熟。”渝北区房管局负责人向委员们介绍,渝北区率先建立了关于规范公租房管理的制度机制,成立了社区大党委,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采取“一站式”方式为租住公租房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此外,小区的各项配套服务已基本到位,便民服务体系也基本得到完善,构建和谐公租房社区基本得到落实。
视察过程中,委员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该片区仅有一所小学,没有规划中学,医疗资源紧缺……
“建议区政府合理规划,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增加小学、中学规划资金预算,同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在不影响消防、绿化、安全的情况下,多设置停车位”“建议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设立社区专项扶贫基金,同时大力推动社区就业工程,帮助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人员就近就业”……陈儒荣、苏玉梅、蔡明礼等委员针对问题纷纷建言。
在委员们的心里,建立完善公租房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让广泛的中低收入群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居梦,拥有“心安之处即吾家”的舒心、称心生活环境,依然任重道远。庆幸的是,助梦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