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7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垃圾村”美丽变身背后

□ 作者 冯兀

“这里空气真好,鲜花遍地真是漂亮。”走进九龙坡“乡村振兴示范村”——白市驿镇大河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石板路、红黄紫绿的盆花、清澈见底的水塘和绿树掩映的院落。在梅兴平葡萄园里,市民们一边休闲玩耍,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而驿都花海、开心农场等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更是每年接待游客十余万人。

“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村里到处是垃圾和畜禽粪便,苍蝇到处乱飞,城里人来了,都会皱着眉头、捂着鼻子。”村民李友德感叹道,村容不整加剧了村民外出务工,全村40%的土地闲置,整个村显得死气沉沉、缺少生机。

“村里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你们可真是端着金饭碗在‘讨饭’呢!”在一次调研中,九龙坡区政协委员为大河村的面貌感到惋惜。“加大村容整治,不仅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还能盘活闲置土地,吸引外来投资”“改变村容村貌,发展乡村旅游,是产业转型的最佳选择”……委员们积极为大河村出谋划策,想了不少“金点子”。

真情建言触动了村民,村委会痛下决心整治村容村貌。17组有一个陈年垃圾堆臭气熏天,村里组织人力彻底清运,并用泥土封好土坡,并栽种树木。几次“战役”下来,全村一共处置了几十吨陈年垃圾。随后,村里设置了100多只垃圾桶箱,建起了10余人的保洁队伍。在九龙坡区政协委员们的持续推动下,大河村人居环境深度治理、巴林公路亮化工程等项目纷纷上马。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建起了硬化便道,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污水管,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后排放,水库、堰塘、小河里的水渐渐清澈了。

大河村靓丽起来,在城里打工的村民也陆续返乡办起了生态农庄。村民周兴维流转了120余亩土地,建起了葡萄草莓采摘园,养起了生态鱼,农庄能同时接待上百人就餐。“村容村貌的转变,为我们创造了致富的条件,现在我的农庄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周兴维脸上写满了喜悦和自豪。

“生态好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投资也纷至沓来,闲置的土地全部盘活,村里建起了1600余亩的农旅融合产业园,40%以上都是之前的闲置土地。”谈到这组数据,大河村村主任范光财显得格外高兴。占地900余亩的“驿都花海”项目,就是村里盘活土地后招商引资的成果。

“要聚焦重点,开展示范村建设试点,建设一批美丽宜居的明星村庄。”九龙坡区政协在推进全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题协商会上,提出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大河村名列其中。

“大河村未来需要在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高品质示范观光园及‘美丽乡村’,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更上一层楼。”今年来,九龙坡区政协主席郑和平多次带领政协委员和智库专家来到大河村调研,为村里未来的发展支招。

花海春似锦,农家果飘香。从村容村貌的转变到产业的转型,往年的“垃圾村”变身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富裕村”。在该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大河村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七彩九龙乡村”的特色振兴之路。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