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打造投资兴业的“沃土”
本报讯 “我们的工业电价比贵州高6%,企业交纳的社保费补贴之后仍比深圳高一倍多,各区域土地使用税标准也不同,这个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国土部门要求企业拿地后3个月内必须开工,但前期手续办理较繁琐,这岂不是让企业为难?”近日,九龙坡区政协常委会上,面对参与专题协商的一屋子委员,智库专家、部门负责人金峰委员“单刀直入”,坦陈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它包含哪些要素、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实现提升?今年年初,九龙坡区委将这个课题交给区政协来研究。
区政协课题组经过近3个月的调研,从政务、政策、市场、法制、人才、城市6大方面入手,并对照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等做法,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形成了《九龙坡区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研究报告》,并在常委会上进行了专题协商。
“企业最需要方便快捷,我们应当提供‘管家式’的帮办服务,一个窗口就解决所有问题。”智库专家郑蔚建议。“政府怎么用政策杠杆去撬动更多的资源,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九龙坡这样的老工业区来说,智能化改造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市场去招商。”来自金融机构的江倩委员经验丰富,眼光独到。
在热烈的氛围中,两个小时的协商一转眼就过去了,大家务实而高质量的建议,引起了与会领导的普遍“点赞”。
“今天收获很大,区政协实实在在为政府出主意,这些建议我们照单全收。”九龙坡区政府副区长赵文明感慨地说。“这虽然是个老课题,但今天却协商出了许多新思路、新办法。”作为该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牵头人、区委常委罗林泉也对协商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协商!区委把这个重大课题交给政协,我们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力求说得准、讲得对。”九龙坡区政协主席郑和平说,希望协商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够迅速转化为全区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为九龙坡区争创“优化营商环境模范区”贡献政协智慧。(冯 兀)